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效益审计探讨(2)

2017-02-05 01:04
导读:(二)概念 效益审计是中国的审计术语,国外与此相同的有多种审计名称。如在一些国家的政府审计中,有绩效审计、价值为本审计、综合审计、全面审
 (二)概念  效益审计是中国的审计术语,国外与此相同的有多种审计名称。如在一些国家的政府审计中,有绩效审计、价值为本审计、综合审计、全面审计,以及经济效率审计和项目成果审计等;内部审计则一般称为经营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IA)曾经试图同一名称,1986年在悉尼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审计会议作了讨论,出于习惯难改,最后的结论是,不管是何名称,其内容都是经济性(Economy)、效任性(E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简称“三E”审计。其后,审计领域扩大,涉及环境(Environoment)、公平性 (equity)等事项,有些学者进而改称为“5E”审计。1995年开罗举行第十五届国际审计会议对环境审计的内容研讨后,以为主要还是包含经济、效率与效果的“3E”审计。  加拿大一些学者对“3E”作了如下表述:  经济性指节约或损失、浪费;  效任性指投进与产出的对比;  效果性包括完成预算目标或达到计划目标。  以评价3E为内容的效益审计也是一个系统过程,它根据一定的审计目的,采用审计程序,取得审计证据,对照评价标准,作出审计结论,证实其经济性、效任性、效果性,进而对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加以证实和进行监视。此项审计过程,与财务审计具有共性,但效益审计乃是单独的种类并与财务审计具有差别:  1、审计目的:财务审计在于证实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效益审计是证实经济性、效任性和效果性。  2、审计范围:财务审计主要是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会计资料;效益审计除此而外还涉及有关的生产、技术、工程、经营与计划、决策、治理、组织结构、控制系统等方面。  3、审计依据:财务审计主要是财政、财务、会计等法令、制度、规章、规范;效益审计则需依占有关的政策、决策、计划、方案、法规,以及生产技术规范、经济合同、治理制度等。  4、评价标准:财务审计主要运用财政制度(财务通则)、会计准则;效益审计则采用能够评价、证实、确定其经济性、效任性和效果性的有关标准,如预算、计划或方案所达到的目标,生产、技术、工程的定额、指标或标准,本单位、同行业、国际上的可比水平,以及执行考核的责任目标和业绩标准等。  5、审计方法:财务审计主要采用一般审计方法,如审阅、核对、盘点、调整,法等;效益审计除此而外,要按照审计项目所需评价效益事项而运用不同的经济分析、数学分析、经济论证或其他治理科学方法等(如评价投资效果净现值法,本钱效益应用价值工程法等)。  6、审计方式: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有相同也有差异之处。例如:  (1)财务审计有全面和专项审计,定期和临时审计,现场和投递审计等方式;效益审计都可应用,但无论就单位、部分、地区或全国来看,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多,全面审计少;从时期看,年度审计(或常采用几年一次的循环审计)少,不定期的审计项目多;从审计地点看,现场进行检查、取证、分析的方式多,以书面资料或数据实施的投递审计少。  (2)财务审计大多是对单位或部分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处于微观性质,即使发现普遍的题目需在多个单位检查、取证以形成宏观性的结论和建议,其事项较少。效益审计除进行微观性的审计外,还侧重于全国、地区、行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题目。  (3)财务审计主要是事后审计。而效益审计还有事前、事中、事后和后续审计。  7、审计职能:一般以为审计具有评价,鉴证、监视职能。财务审计主要是鉴证,而最后是通过鉴证执行监视。效益审计侧重评价,最后还是对防止损失、浪费和进步效益进行监视。两者有差异,也有共性。  8、审计作用:通过财务审计能够促进核算正确、收支合规、资产完整、盈亏真实,防护性是其主要作用;它通过审计也揭示治理失控,促进其健全治理,也存有建设性作用。通过效益审计,可以促进改善财务收支、资金运用的治理、生产经营支出或本钱的控制,进而改进生产技术经营,加强控制机制,进步决策和计划水平,乃至促进宏观经济的治理和调控,进步单位、地区或是社会的经济效益,所以它具有建设性作用;但从防止资金使用不当、控制系统失效等而言,也有防护性作用。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的主要作用仍具有差别。  还应看到,效益审计与经济分析也有重大差别,两者不能具有同一概念。  由于效益审计过程也采用经济指标对比或者运用经济论证方法获取审计证据、或是寻求增效潜力;因而有的学者以为两者业务相同,既有经济活动分析、经济技术分析或是财务分析(以下统称经济分析),无须另有效益审计,或经济分析即是效益审计。为了防止这种概念失误,对两者的主要差别简略表述:  1、主体不同:经济分析是财政、计划、统计,银行、税务、会计和业务部分都可进行的;效益审计只能由审计部分及其审计职员才能实施。  2、行为不同:经济活动按照工作需要可以在本单位内部或是现场随时进行,其调查、研究、分析所形成的结论,主要作为信息反映或建议,是一种治理行为。实施效益审计以国家制定的法规为依据,作出的审计决定具有效力,是国家授权的经济监视行为。  3、方式不同:经济分析以存有业务关系的单位或地区为对象,以主要经济指标为内容,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和论证,无需同一的程序和规范,即可作出分析结论或研究成果。效益审计则对所有需要审计的单位、部分、行业、地区均可作为对象,审计的方式和方法要遵循一定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标准,规范地形成审计结论和提出审计报告。  4、力度不同:经济分析对一定事项、或一定单位、地区,采用相关的经济指标和数据,运用科学技术分析方法加以分析论证,然后产生分析研究成果,它既可反映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题目,又能表明实现的成效和发展趋势,对决策和控制都有重要作用;但依据的指标和数据如有罅漏、差误,其结论缺少效力。效益审计以审计证据为评价基础,其审计结论的信赖性力度较高。  
上一篇:论审计目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