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非现场审计的实现方法研究(2)

2017-02-07 01:10
导读:(二)数据传输 在非现场审计中,对数据传输的保障性要求较高,必须具有较高容错性,任何一个通讯的断线不能整个数据采集子系统,系统必须具有自
  (二)数据传输  在非现场审计中,对数据传输的保障性要求较高,必须具有较高容错性,任何一个通讯的断线不能整个数据采集子系统,系统必须具有自动检测断线功能,在通讯线路正常后能自动再联接,并能实现断点续传。  (三)数据存储  对于采集到的电子数据,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存储这些数据。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存储:  对于数据量大,访问和分析要求比较高的数据,可以考虑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存储;对于具有一定的数据量,但数目级别上远不如集中存储的数据,可以考虑传统的数据库存储技术,或者建立数据集市。  (四)数据处理  在非现场审计环境下,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往处理采集来的电子数据。所以,可以采用联机分析处理(on-1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以及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技术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将在第四部分研究。  三、非现场审计的数据采集技术  由前文分析可知,电子数据的采集是实现非现场审计的关键步骤。要实现非现场审计,必须研究如何采集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从而保证能采集到被审单位完整的数据,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与可操纵性。  (一)电子数据采集方式  如何确定数据采集方式,如何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如何处理数据以减少数据冗余、规范数据格式是非现场审计数据采集研究的重点。在电子数据的采集方式上,有以下三种选择:(1)远程采集。远程采集是指审计部分直接远程访问被审计单位数据库,采集所需的电子数据。(2)直接复制。直接复制是指将审计数据不经过转换,直接全部复制到数据采集的前置机上,然后传输到审计部分的服务器中。(3)采集并转换。  采集并转换是指数据采集前置机采用数据迁移软件,根据审计分析的需要,采集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并转换成所需的格式,然后再传输到审计部分的服务器中。  在以上三种数据采集方式中,第一种方式涉及到被审计单位数据库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因而建议不采用这种方式,而第二种方式由于采集到的数据量过大,且各单位数据库中数据格式可能不一致,从而对审计部分数据库的要求过高,同样不可取。只有第三种方式可以通过前端数据采集机进行数据采集,并转换成审计所需的格式再传输到审计部分的服务器中,这样可以减少数据冗余,规范数据格式,因而采用前置数据采集机通过其中的数据迁移软件采集并转换数据是较好的数据采集方式。  另外,假如不能采集到真正的审计数据,则会得出错误的审计结果,正所谓“垃圾进,垃圾出”。  通过前文的分析,在进行非现场审计的数据采集时,需要考虑以下两点:(1)从审计规章制度上考虑。为了能采集到真正的审计数据,需要规范电力公司内部的审计制度,要从制度上减少被审计单位弄虚作假的机会。(2)从审计技术层面上考虑。  (二)具体方法  在非现场审计中,电子数据的采集在技术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实现:  数据采集子系统在被审计单位中采用一个前置机分别连接通讯设备和业务数据库,由前置机对审计数据进行采集,并同时做出一定的预先转换,然后,通过电力公司内部网络把采集到的电子数据传输到审计部分的服务器中。系统要求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压缩、加密,由于在传送的数据中会大量出现重复数据,因此要求加密算法与代码次序有关。  在采集电子数据时,要根据审计分析的需要,把采集到的电子数据转换成审计分析所需的格式。数据采集软件可采用数据迁移技术来实现。采用数据迁移技术设计数据采集软件的过程通常可以描述如下:[3]  制定数据迁移策略、确定数据迁移的范围、确定数据迁移的环境、确定数据迁移的技术;考察原始系统数据结构,包括原始系统数据结构的描述、原始系统数据结构的依靠关系;考察新系统数据结构,包括新系统数据结构的描述、新系统数据结构的依靠关系;建立对照关系,即建立原始系统数据结构和新系统数据结构的对照表;确定数据迁移的顺序列表;编写数据迁移脚本;整体数据迁移测试;数据迁移正确性确认;整体数据质量检验。  由于被审计单位数据库和审计模型数据库在结构上可能会有不同,所以,在数据迁移过程中,要想实现严格的数据库等价转换是比较困难的,首先要确定两种模型中所存在的各种语法和语义上的冲突,这些冲突可能包括:(1)命名冲突。比如,被审计单位数据库结构中的标识符可能是审计分析模型数据库结构中的保存字;被审计单位数据库结构中的标识符为汉语拼音,而在审计分析模型数据库结构中为,这时需要重新命名。  (2)格式冲突。同一种数据类型可能有不同的表示和语义差异,这时需要定义被审计单位数据库和审计分析模型数据库数据模型之间的转换函数。  总之,在完成数据迁移后,一方面,被审计单位数据库中所有需要共享的信息都要转换到审计分析模型数据库中,另一方面,这种转换又不能包含冗余的关联信息。  另外,采用数据采集前置机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可以进一步进步审计工作的持续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利用数据采集前置机中的数据迁移系统自动、正确、高速的上风进行非现场审计,可以极大地进步审计的及时性,从而能全面、有效地协助审计部分达到所期看的审计目的。  第二,可以进一步节省审计本钱。利用数据采集前置机中的数据迁移系统使审计过程的大部分工作实现自动化,从而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进,进步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审计本钱。
上一篇:绩效审计实践及其难点与题目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中的舞弊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