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原因-从人的行为路线分析(2)
2017-02-08 01:02
导读:假如注册会计师选择与上市公司串通舞弊,发表虚假审计报告以掩饰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题目,那么他的收益是花费非常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审计工作
假如注册会计师选择与上市公司串通舞弊,发表虚假审计报告以掩饰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题目,那么他的收益是花费非常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审计工作,获得比较满足的审计收进,并与客户建立较好的合作关系。
CPA面临的本钱或风险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其违法违规行为有可能被有关部分查出的风险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实行的是行业自律监管体系,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其会员进行监视和治理。质量复核是行业协会的一项自律性监管制度。但是这种质量复核方式并不能起到有效的监视作用。在全国每年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中,只有少数被抽查到。这就导致事务所存有侥幸心理,在巨大经济利益的***下,CPA可能会出具虚假审计报。可见,我国目前对于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监察力度还是很不够的,从而使注册会计师愿意铤而走险。
2、可能要承担的责任
涉及到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法规有《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刑法》。固然所立的法规比较多,但是这些法规对于注册会计师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还不够。即CPA的造假本钱太低。
我国《刑法》规定,中介组织职员故意提供虚假证实材料罪,轻者判5年,重者判5至10年,并处罚金;《证券法》也规定,因中介机构责任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中介机构要负赔偿责任。然而,注册会计师违反上述条款的案件固然屡有发生,但尽大多数处罚还停留在罚款、停止执业资格等行政处罚的层面上。而罚款这种经济上处罚的本钱,与注册会计师从被审上市公司得到的比较高的审计收进相比,就显得比较微小了,因而难以起到遏制CPA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作用。
由此可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够,即违法本钱较低,无疑助长了一部分职业道德不高的事务所及CPA的投机冒险行为,使其敢于顶风作案,从而在客观上助长了CPA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当然,随着我国在这方面民事赔偿制度的健全,未来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违法本钱将大大进步。
3、声誉、信用等可能受到的负面
审计也是一种产品,也存在着市场竞争,其存在的关键是审计产品的质量,而声誉则是审计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上来讲,CPA及师事务所应该公正执业,努力保持其良好的信誉,由于对于中介组织来说,信誉对其生存及持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假如失往了投资者的信任,就没有了立足之本。
然而,从我国的状况来看,整个的诚信体系严重滞后于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对于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并没有形成足够的警戒和约束作用,即信誉降低所引致的本钱比较低。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中介机构为了一己私利,置职业道德于不顾,置中小投资者利益于不顾、置自身作为一个信用行业的名誉于不顾,沦为了上市公司作假的帮凶。事实上,社会信用的恶化加剧了上市公司与CPA合谋的会计造假,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良性发展。
综上可见,若CPA做第一种选择,即CPA选择与上市公司串通舞弊,发表虚假审计报告以掩饰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题目,那么他的收益是获得比较满足的审计收进,并与客户建立较好的合作关系,其面临的风险和本钱包括:违法违规行为被有关部分查出的风险、要承担的责任、声誉、信用等受到的负面影响。总的来说,这些本钱相对于收益来说是比较小的。
(二)对第二种选择进行本钱效益
假如CPA做第二种选择,即CPA选择遵守职业道德,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审查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并对其会计报表的正当性、公允性、会计处理的一贯性发表独立审计意见。其获得收益就是保持其职业操守,并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但是由于我国还缺乏一个公正、客观且有影响力的中介组织信用评价体系,因此这种无形收益要真正转化为经济收益,还存在一些难度。此时,CPA面临的本钱是:失往客户,收进减少。我国审计业务处于买方市场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有较强的依靠性,因此这种失往客户的本钱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是比较大的。从我国审计市场的供给来看,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普遍偏小、业务收进偏低。很多哦事务所在经济上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客户产生依靠,致使其难以独立、客观、公正的发表审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