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绩效审计研究(3)
2017-02-15 01:02
导读:(四)灵活运用各种处理方法,提高绩效审计工作水平 充分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发挥计算机信息收集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各
(四)灵活运用各种处理方法,提高绩效审计工作水平
充分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发挥计算机信息收集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处理方法,对于提高行政机关绩效审计方案的科学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充分性和证明力,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外常用的绩效分析处理技术方法:比较分析法。就是将实际情况与一定的技术指标进行对比,看是否达标。这里的技术指标可以是计划、预算、设计目标,也可以是历史指标、同行业标准或国际惯例等;因素分析法。也称因果分析法,就是对事实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成因;净现值法。这同时也是一项决策技术,其最大特点是融人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将不同时期的财政资金支出与收益全部转换为同一个时点上的货币价值,两者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抽样分析法。就是对用统计学方法抽取的样本进行分析,得出整体性结论。这种方法适用于总量或规模较大且分布较广的项目;趋势分析法。就是采用倒序时法确定一个时段,将这一时段内不同时点的相关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并加以分析,从而得出趋势性结论;图表图形辅助法。即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将分析数据以图表或图形展示出来,简明易懂,增强直观效果。上述信息分析处理方法各有长短优劣,我国在政府机关绩效审计中应视项目或资金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五)整合审计资源,提供绩效审计的力量保障
开展政府机关绩效审计项目要有复合型的人才,从专业结构来看,除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外,还需要有懂工程技术、计算机、统计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从国家审计机关现状看,是不能满足财政绩效审计工作要求的,这就必须在行政机关绩效审计中整合审计资源。要统筹规划项目,发扬财政审计一体化理念,打破专业界线和处室界线,实现优势互补。借助外力,采取有偿调用社会审计力量和专家的方式参与绩效审计。解决审计人员力量短缺,特殊审计人才不足的矛盾,为深化绩效审计工作开拓新的途径。
(六)注重审计结果转化,提升绩效审计的成绩
政府机关绩效审计不仅仅局限于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查和查处其中的违法违规问题,而是更加重视宏观决策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的审计,查找预算体制和决策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层面提出对策或建议,因此对审计结论和审计成果转化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一方面对审计情况进行深挖掘、深加工,深入分析研究影响行政机关绩效的主要因素,重点揭示财政资金使用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分析影响财政资金绩效的主要因素,力求反映问题具有普遍性、前瞻性,对策建议具有宏观性、权威性,能够在更高层次上促进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审计信息、专报、调查报告、综合报告等多方位挖掘审计成果,提升审计成效,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成果的作用,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将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的重大项目、重点资金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告,既能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需要,又能促进被审单位加强整改,宣传审计,优化绩效审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