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市场的信号传递(2)
2017-03-04 01:05
导读:审计市场信号传递的比较分析 现以美国和我国的审计市场为例,从诉讼风险的角度对事务所的信号传递进行比较分析。 在美国,大约有40000家事务所。这
审计市场信号传递的比较分析 现以美国和我国的审计市场为例,从诉讼风险的角度对事务所的信号传递进行比较分析。 在美国,大约有40000家事务所。这些事务所的规模差别巨大,既有仅有一个注册会计师的小所,也有超过30000名合伙人和雇员的超级大所。美国一般按照规模大小,将会计师事务所分为世界级超级大所、全国性大所、地区性事务所和地方性事务所四个层次,其中超过95%的事务所都是那些只设一个办事机构、雇员少于25人的小所,它们主要为一些小企业和非盈利机构提供会计和税务代理服务。同时,在美国,会计师实行等级制度,共划分五个等级,通过同一的等级,取得上一等级的任职资格。在这种情况下,各事务所的级差就会产生差异,各自提供的产品也会产生差别。 美国涉及注册会计师责任的成文法主要有《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当受害第三者指控注册会计师时,首先应当确定这项指控是根据交易法还是根据证券法提出的。《1933年证券法》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颇为严格,表现在:(1)只要注册会计师具有普通过失,就对第三者负有责任;(2)将不少举证责任由原告转往被告(注册会计师),原告(证券购买人)仅须证实他遭受了损失以及登记表是令人误解的,而不需证实他依靠了登记表或注册会计师具有过失。不过,《1933年证券法》将有追索权的第三者限定在一组有限的投资人即证券的原始购买人中。与《1933年证券法》相比,《1934年证券交易法》将大部分的举证责任转往被告,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有所减轻。但《1934年证券交易法》中,注册会计师要对上市公司每年的会计报表和买卖公司证券的任何人负责。从经济角度来看,举证责任就是诉讼的本钱题目。将举证责任转移给审计师,相当于由审计师承担全部的诉讼本钱(刘峰、许菲,2002)。由此可见,美国审计市场存在很高的诉讼风险,对审计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 下面援引西方学者南希。曼戈尔德(Nancy R. Mangold)做出的一项研究来说明会计师事务所的信号作用。曼戈尔德把以前有关审计师变换提供解释的研究列出一个表(见表一)。 从表一可以看出,事务所的信号发送在发行审计市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客户可根据各事务所发出的不同信号,选择适合自己的事务所。选择那些信号代表高审计质量的事务所的客户,在某种程度上,也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着可靠的会计信息。这种有效的信号暗示作用对于形成美国“寡占型”的审计市场非常有利。 占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3年底,我国共有注册会计师6万余人,事务所4600多家,截止2003年4月30日,沪深两地共有1244家上市公司。我国审计市场分为上市公司审计和非上市公司审计。上市公司审计只能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因此,我国审计市场被人为地分成两个部分。上市公司由于资产规模大,业务复杂且资产活动性高,并且经事务所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存在极其广泛的使用者;非上市公司的报表经审计后使用者范围窄,影响小。因而从总体上,非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较上市公司审计更低,竞争更为激烈。假如说美国审计市场是“寡占型”,那可以说,我国非上市公司审计市场就是“完全竞争型”。在这样的市场,诉讼风险非常低,事务所提供的产品是无差别的,事务所也不存在信号功能。由于这只会增加无谓的本钱。 从证监会首席师
办公室2002年发布的统计资料来看,在审计市场和发行审计市场上,上市公司选择事务所的首要因素是地域因素,即偏向于选择本地域的会计师事务所。而本地域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成为本地域审计市场的首要竞争对手。假如出现异地审计的情况,一般是由于审计风险较大、本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不愿意承接的原因。吴溪、李辉(2001)以1998年底已上市的825家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表明,在中国证券市场中,财务困境、审计意见与地域因素对审计师变更的相关性最为明显,公司规模则具有相对较弱的负面影响;审计师级差、是否增发新股、公司上市时间对审计变更不存在明显影响。耿建新、杨鹤(2001)对1995年至1999年度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被出具过“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比未被出具过的更轻易变更事务所;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后,其审计报告中的标准意见明显地多于“非标意见”,并且更倾向于聘用与公司在同一地域的事务所。因此本文以为,在我国审计市场,各事务所提供产品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域差别,处在这种环境下的事务所对于进步级差没有较强的动力,其信号传递存在但不明显,市场对高审计质量的需求不强,从而降低了事务所的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