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学计算机教学项目的效益审计(2)
2017-04-02 01:17
导读:三、日本效益审计的几个特点 日本会计检查院重视效益审计工作,全院每年财务和效益审计工作约各占一半。综合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日本效益审计主要
三、日本效益审计的几个特点 日本会计检查院重视效益审计工作,全院每年财务和效益审计工作约各占一半。综合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日本效益审计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会计检查院无专门从事效益审计的机构,一般是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关注项目的效益情况,政府投资较多的各类大型项目,通过项目调查和评价,揭示项目的效益情况,尤其是项目实施和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 2、日本会计检查院的审计计划性较强,审计前对所审计的、所审计的对象、审计方法都有明确规定,审计中严格遵照审计计划开展工作。 3、日本会计检查院的部门职责按照国家部门领域设置,如,由审计文部科学省的审计人员审计有关的项目,审计中注重参照国家部委的规划,从宏观角度着眼分析所发现的问题。 4、日本的效益审计与英美等国的做法有较大差异,有明显的审计调查特点。会计检查院的效益审计没有统一标准,一般只参照同行业应达到的水平进行对比,或利用被审计单位已有目标和技术标准,通过列举审计中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依据事实做出判断。效益审计中要对问题本身、造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探讨,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相关工作。
日本会计检查院简介 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日本审计制度始于明治维新时期,最早可追溯到1869年设置的监查司(后改称检查局)。二战后,依据1946年日本宪法成立了现在的日本会计检查院。1947年又颁布了《会计检查院法》,规定会计检查院是日本最高审计机关,属于政府行政序列,依法独立开展审计监督,向议会报告工作。会计检查院院长由首相提名,经议会同意,首相任命,任期七年,可连任一届。 会计检查院由检查官会议和事务总局组成。检查官会议是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由三名检查官组成,检查院院长也从此三人中产生。三名检查官地位平等,决策采取合议制,重大问题经充分协商形成一致意见。事务总局是会计检查院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日常工作。下设业务司局,各局有明确分工和职责范围。日本地方也是设立合议制的检查委员会,会计检查院与地方审计机构无隶属关系。会计检查院经费预算由国家财政保障,财务省和内阁要削减其预算,须征得会计检查院院长同意。 日本会计检查院的审计对象涉及国家财政以及国有和国有单位。分为必审和选审两类,对于选审对象,会计检查院可根据自身工作情况安排审计。不论必审或选审单位,审计的重点都是财政、财务收支的正确性、合规性、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情况。 日本的国家审计程序,一般包括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分析和审计结果以及审计报告四个环节。日本没有制定专门的国家审计准则,审计人员主要依据《会计检查院法》以及其他开展审计活动。 会计检查院审查国家财政决算报告后出具审计报告,由首相转呈议会(首相如有不同意见,可附加说明,但无权修改),议会审议审计报告并做出决议。会计检查院同时还向以及被审计单位公布审计结果,要求被审计单位自行纠正,整改情况于下一年度汇总后向国会报告。 日本会计检查院是世界审计组织和亚洲审计组织成员,在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曾长期承担亚洲审计组织秘书处工作,现在负责亚洲审计组织培训工作。该院与我署关系友好,业务交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