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审计风险之我见(2)
2017-04-12 01:08
导读:2.依法实施审计,正确恰当定位 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要尽量把握完整的财务资料,同时,也应当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审查和核实,要注重对审计
2.依法实施审计,正确恰当定位
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要尽量把握完整的财务资料,同时,也应当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审查和核实,要注重对审计风险控制点的审查和。对每个审计事项要从实际出发,选用适当的审计依据,做出的判定,从而对审计发现的做出正确的定性。定性依据要特别留意依据适用的范围、时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3.评价客观公正,处理处罚适当
审计评价要在内容、方式、标准和用词方面正确规范,防止主观臆断、任意褒贬,偏离客观事实。评价要有正当、充分的依据,对涉及的具体事项假如证据不足,法规依据或业务标准不明确,不要轻易作出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处理处罚要客观公正,事实要清楚明确。另外,在审计报告出具前,要求被审计单位拿出审计中提出的题目和建议进行整改与纠正的书面承诺,避免审计报告发出后长期不能落实或不落实无从追究的现象,以减少审计风险。
三、进步审计职员素质,制定职责明确的治理制度,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
要最大限度的避免审计风险,必须以进步审计职员的素质作为根本点,并配合必要的职责分工,进步大家的风险意识,才能有效的防范审计风险。主要应加强以下几点工作:
1.进步审计职员素质,增强防范审计风险意识
进步审计职员的素质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首要手段,这就要求逐步进步审计职员的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由于,所有的审计程序、审计以及审计法规都要靠审计职员往执行、往落实。因此,进步审计职员的素质,增强审计职员的防范审计风险意识,可以增加审计职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有利于审计职员自觉执行审计操纵规范,正确运用审计依据,更加适当地进行审计处理和审计处罚。同时,审计职员要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审计署制定的“八不准”审计纪律,这些对防范审计风险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健全审计工作责任制,明确划分审计职员职责
要坚持审计组长负责制,审计组长要对审计方案制订的重点内容,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形成的审计报告等审计资料负责;复核人要对提供的一切审计资料、依据的法规制度以及审计报告的表述等负责;要确定审计报告审理制度,集思广义,正确界定题目的性质,把握好处理处罚的标准,从而,形成审计工作“三级复核制”,以避免职责不明。
3.认真落实审计职员责任,真正做到赏罚分明
对审计职员的职责划分清楚后,要真正把各自的责任落实到位。对尽心尽责、项目完成优秀的审计职员,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在审计工作中玩忽职守、违反法规的,造成审计风险或形成诉讼失败的,要追究审计职员的过错责任,从根本上杜尽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