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及其对财政审计的影响(3)
2017-04-14 01:21
导读:(五)规范财政支付程序。财政支付程序包括: 财政直接支付程序。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
(五)规范财政支付程序。财政支付程序包括:
财政直接支付程序。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请,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及相关要求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向代理银行发出支付令,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通过代理银行进入全国银行清算系统实时清算,财政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划拨到收款人的银行账户。
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申请授权支付的月度用款限额,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将批准后的限额通知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预算单位在月度用款限额内,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转由代理银行向收款人付款,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六)推进预算编制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在全面推行零基预算、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按照综合财力状况,依照个人部分、公用部分和事业发展的顺序,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由预算部门编制,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形成涵盖预算部门所有收支的完整预算。部门预算将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取消财政与部门的中间环节,预算从部门编起,部门所属二级单位的预算全部归口到部门管理:预算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预算管理以部门为依托,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和功能归口管理的做法,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一个部门的预算要全面反映该部门的各项收支。
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对财政审计的影响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我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财政审计也必须适应改革后的财政体制要求。改革后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对我们财政审计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充分认识改革后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特点,有的放矢,将使财政审计工作变得更加简洁、明了,易于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反之,又可能使财政审计变得无所事事,不能有效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具体来讲,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对财政审计影响:
(一)审计实施的主线将更加清晰。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核算管理,财政国库账户能全部反映被审计地区财政收支状况的全貌,国库单一账户毫无疑问将成为实施财政审计所必须依赖的主线。
(二)审计的对象、重点和方式将有所改变。在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和实行部门预算之后,“管钱”和“用钱”单位完全分离。截留收入,挤占、挪用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存在的机率大大降低。因此财政决算审计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应强化预算审计,重点对预算编制的合理、合法性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审计也应从目前的单纯的事后审计变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审计监督。
(三)有利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掌握全局,作出合理的审计假设和判断。在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后,被审计地区一切财政性收支全部能够集中反映在国库账户中,对所在地区的总体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财政收支状况、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有利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把握大局,全面、客观的作出分析和判断,以便作出正确的审计意见。
(四)更有利于先进审计手段的使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和部门预算之后,必将建立财政业务处理和资料的信息化、系统化。随着审计署金审工程的全面启动,审计机关构建财政审计的网上作业平台、开发可靠的财政审计软件,审计人员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审计将更容易实现。
中国大学排名 (五)加大了审计的难度,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门预算是一个综合预算,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又包括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预算;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又包括财政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他收支计划。内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在以预算审计为重点的前提下,将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同时,它也要求审计人员要有全面的、高水平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