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题目及对策(2)

2017-04-29 01:04
导读:二、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题目 我国审计机关自建立20多年来,审计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一种需
  二、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题目  我国审计机关自建立20多年来,审计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一种需求,在其开展和推广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和障碍,目前我国开展绩效审计存在的主要题目是:  (一)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绩效审计的开展。我国的审计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观点以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才会产生经济效益,而政府等非盈利性组织则没有效益可言,因而也就没必要进行绩效审计。我们知道,假如没有政府职能部分等行政事业机构,经济建设就无人来协调,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得以高效、健康地发展。事实上,政府职能部分等行政事业机构的活动就体现了资金使用效率和治理水平的高低。  (二)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对人民托付的资金进行完整、有效的经营和治理,而现有法律法规的欠缺,相关制度的滞后,使得这种受托责任关系难以得到保障,人民的财富被肆意侵吞,贪污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政府绩效审计没有落到实处,导致政府机构整体效率低下,造成政府无法公道管控。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竞争,使得政府没有动力往行使职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备,缺乏有利的监视机制和审计监视制度。  (三)我国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在我国,绩效审计主要是由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国家审计机关尽管也试验性地实施了一些绩效审计,但主要是以国有企业为审计对象,把精力较多地集中在对其财务成果的分析上,而对经济活动审计评价的深度和广度均不够,定量审计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少,几乎没有开展经济性、效任性、效果性相结合的全面绩效审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审计方式、方法和范围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综合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和方法,运用数目化的统计、计量分析。因此,开展公共资金使用的绩效审计和定向与定量相结合灵活多样的审计方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四)现行的绩效审计缺乏一套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开展绩效审计,需要有科学的审计评价标准来评价被审事项绩效的好坏。由于我国政府现行的绩效审计缺少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处于无标准的审计状态,即使做了大量的审计工作,由于评价制度的不完善,而使得工作成果得不到及时的评判和应有的肯定,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歪曲了审计的结果。久而久之就会大大削弱审计职员的审计自主性和自觉性,降低整个绩效审计的功效。  (五)资料失真增加了绩效审计的难度。我国会计制度不太完善,会计资料失真现象较为普遍,造成绩效审计赖以评价的基础可靠性不够。审计职员仅仅为确认财务收支和活动的真实性,就需要付出大量的额外劳动,客观上增加了绩效审计的难度。  (六)审计职员的知识结构还不能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绩效审计既要审查所审事项的正当性和合规性,又要评价其经济性、效任性和效果性,因此,对审计职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审计职员不但具有财务收支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还要具有较宽的知识结构、较准的判定力和较强的综合能力,既负责任又善于沟通和协调。但目前的审计职员是以财务职员为主,职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业务素质还不能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  三、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的措施  开展绩效审计是的必然,我们应该在新的审计环境和技术的平台上构造绩效审计。为搞好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工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进步对绩效审计的熟悉。开展绩效审计,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审计机关审计使命所决定的。尽管在我国开展的绩效审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不能让这些困难裹住人们的思想,羁绊人们前进的步伐。因此,要加大开展绩效审计的宣传力度,使人们从思想上熟悉到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建立健全绩效审计的、法规和制度。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审计确定下来,审计职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为此,首先要制定出操纵性较强的绩效审计准则,对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的基本形式等做出明确规定。其次,针对弹性较大的、轻易使公平性受到损害的项目或领域再做一些补充规定。第三,应体现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原则,反映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不断强化审计监视的法律地位。  (三)采取灵活多样、科学适用的审计方法。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在审计方式上应扩至公共经济责任的承担范围,逐步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短期效益服从于长期效益的审计模式。在审计方法上,应融进控制结构的战略性分析、组织行为学、国民价值增值分析等方法,加速智能化软件取证功能的开发,全方位引用先进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技术和方法。  (四)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绩效审计指标包括对经济效益的评价和对社会效益的评价。经济效益的评价可以的经济效益指标评价确定,社会效益的评价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内容确定。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效益与公平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制订指标评价体系时不仅要关注投资本身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且要关注投资对地区经济、就业、环保等各方面产生的社会效益。  (五)全面进步审计职员的综合素质。目前审计职员主要是财务、审计方面的人才,不能满足绩效审计的要求,开展绩效审计还需要经济师、工程师以及高级治理人才,因此调整职员结构势在必行。另外,还要加强对现有审计职员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要有国内外绩效审计成果,还要重点突出绩效审计实务。通过培训,不断拓宽审计职员的知识结构。  (六)加强对绩效审计理论的研究。通过绩效审计的广泛实践来大力推动审计理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我国审计理论的宝库,进步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水平。同时,科学规范的审计理论又能指导我国的绩效审计实践,进步我国的审计实践水平。探索模式的绩效审计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几代审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面对我国急需开展绩效审计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以认真的工作状态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的***将进一步完善,相应地我国绩效审计也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上一篇:国际“四大所”年度审计报告质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