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2)

2017-05-06 01:23
导读:三、政府绩效审计的架构 任何一门学科在从萌芽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都应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理论上的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架构  任何一门学科在从萌芽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都应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理论上的提炼又转而成为指导实践的工具,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正和进步。绩效审计的发展并不长,对其理论的探讨也就显得越发重要和紧迫,特别是适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1、受托责任学说是绩效审计产生的理论条件。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一直是传统审计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审计是在这个受托责任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展起来的。对效益责任履行情况的监视与检查是审计的一项重要,绩效审计由此而生。可以以为,效益责任的形成及其考核是开展绩效审计的理论条件。  2、凯恩斯革命和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展是绩效审计产生的经济基础。凯恩斯主义有效地医治了“真正的经济病症”。政府审计以独立的第三者的身份向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或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客观公证的信息,绩效审计应运而生。政府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治理和控制活动不断增强,政府机构的开支也与日俱增。因此,凯恩斯革命和政府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展为绩效审计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  3、新公共治理运动是绩效审计发展的动力。审计时实现公共治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公共治理为审计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环境。新公共治理运动创造的政治环境,推动了绩效审计的发展。  4、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笔者以为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目标定位是: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经济、高效或有效地执行有关政策进行独立审计检查;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度和所造成的各种进行报告,为决策机构提供相关的评价意见;发现并审计对象在经济性、效任性、效果性方面存在的迹象或绩效不佳的领域,提出审计建议,以帮助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  5、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行政单位涉及各级政府部分、人大、政协、以及由国家财政提供工作经费党派机关和部分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包括文化、科研卫生、社会福利及其它社会公共事业部分;国家投资建设项目。主要是指由财政性资金(财政拨款或财政融资)投资的各种建设项目。有些项目并不全部是由国有资金投进的,但只要是属于政府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投资项目都可以进行绩效审计;其他各种专项公共资金的使用。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预算安排的或有关部分、单位依法自行组织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性资金。比如行政事业专项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农业专项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等;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  6、绩效审计的职能作用。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有三:监视、评价、鉴证。其他政府审计也具有这三种职能,但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绩效审计夸大评价职能。一方面,从公共资源所有者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重要的防护机制;另一方面,对于公共资源的使用和治理者来说,绩效审计更多地发挥建设性作用。
上一篇: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难点及其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