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不清洁”审计意见、盈余治理与会计师事务所(5)

2017-05-12 01:06
导读:表三 “不清洁”审计意见与其他控制变量之关系分析表(采用逻辑斯蒂回回) 自变量 预期符号 系数 P值 截距 1.7677 0.0470 盈余治理变量: 应收帐款项目的应

表三 “不清洁”审计意见与其他控制变量之关系分析表(采用逻辑斯蒂回回)

自变量 预期符号 系数 P值
截距 1.7677 0.0470
盈余治理变量:
应收帐款项目的应计利润 0.1744 0.6006
存款项目的应计利润 1.4031 0.1073
非核心收益率 -0.5990 0.8372
资产规模 _ -0.3952 0.2601
N
P-value 68
0.2706

注:模型B仅仅说明模型A中的主要解释变量逐一 "不清洁"审计意见与其他变量是否存在所谓的自相关题目。模型B本身仍具有一定的解释意义。

六、发现、阐释与建议
(一)发现。本文运用控制样本的,采用多元逻辑斯蒂回回,分析了1999、2000年34家公司注册会计师出具“不清洁”审计意见与次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前一年度的“不清洁”审计意见变量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资本市场上,假如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无保存审计意见,这家会计师事务所很可能在后一审计年度就被客户炒扰鱼!这就是注册会计师说 “不”的代价。
本文的同时发现盈余治理风险变量与师事务所变更不具备明显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并没有由于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治理而主动解除审计契约,规避潜伏的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没有充分考虑盈余治理的风险,也通过盈余治理变量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表现出来,诚如前述。
我们的基本结论是,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不清洁”审计意见本身是导致我国资本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基本原因,而公司盈余治理导致的潜伏的诉讼风险却没有引起注册会计师的足够重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 现象阐释。首先,我们从公司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视角来。在我国,由于长
期以来,证券发行审核中采用计划指标制和额度制的做法,公叫取得额度是成功召募低本钱资金的关键所在。这导致上市资格本身在一定意义上就具有“壳资源”的性质。为了维持这种资格,避免被摘牌,或者为了进一步配股融资,召募更多资金,上市公司必须达到特定的盈利标准 (如净资产收益率达到0%、10%以上),这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治理比较普遍。此时,假如注册会计师坚持独立性,出具 “不清洁”的审计意见,客观公正地表露上市公司存在的盈余治理风险或其他风险,那么,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很可能引起证券监管部分的关注,上市公司可能因此而招致惩处。固然,监管部分为维护证券市场长远需要注册会计师说 “不”,但上市公司则不需要注册会计师说 “不”。
更进一步,在我国的框架下,决定注册会计师聘任的是公司股东大会。注册会计师的作用是向投资者公然披拓审计报告,作为沟通上市公司治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同时是约束公司治理当局行为的一种有效的监视机制。由于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东缺位题目,导致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股东大会往往流于形式。会计师事务所聘任与解聘实际上也是由公司内部治理层来决定。这种不公道的公司治理结构致使会计师事务所不能代表所有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出具审计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注册会计师说 “不”,被解聘的概率就大了。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为什么公司盈余治理导致潜伏的诉讼风险没有引起注册会扦师的足够重视,主动从高风险审计项目退出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我国的会计市场题目。截至1999年12月31日,境内共有上市公司945家,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103家。也就是说,均匀每家事务所拥有客户不到10家。最大的事务所也只拥有42家上市公司客户。题目是一些事务所实际上只有一两家上市公司客户,甚至没有上市公司客户。在这种状况下,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竞争异常激烈,削价竞争、给回扣等不正常的手段就滋生。道理很简单,每一家事务所都要为生存而“折腰”。为了生存,部分事务所可能会不顾审计风险,接纳高风险审计项目。又由于担心说 “不”后被解聘,因而,面对部分上市公司比较突出的盈余治理题目,仍然出具 “清洁”审计意见。终极,导致盈余治理变量与审计意见类型变量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上一篇:关于对内部财务审计及对策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