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与对策(2)
2017-06-10 01:00
导读:二、解决责任审计难点的对策 1 制度建设是基础 高等学校应从制度建设进手,建立起相应的约束机制和监视机制,保证各级行政领导干部和校办产业负责
二、解决责任审计难点的对策 1 制度建设是基础 高等学校应从制度建设进手,建立起相应的约束机制和监视机制,保证各级行政领导干部和校办产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得到贯彻落实。
组织人事部分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干部监视治理的新机制,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考核干部的必经程序。在调整干部时尽量避免“成批量”的进行,真正将“先审计后离任”这一制度落到实处,防止“审任脱节”。 2 明确职责,建立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是客观评价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重要依据。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两个标准。定性审计标准,包括真实性审计标准、正当性审计标准和效益性审计标准。定量指标包括:经费自给率、经济目标计划完成比率、业务招待费支出比率、职员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违规违纪金额比率等等[3]. 高校有关部分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
评价指标体系,在领导岗位职责中明确其经济责任。领导干部上任之初,应该就经济责任和权利义务签定相关协议,以同一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的范围、和标准。本着科学、公道、便于操纵的原则,把定性和定量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握一个正确的结合点,量化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及其绩效。 3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其他审计,其专业性、政策性很强,审计风险更大,因此不仅要求审计职员有很高的素质和业务素质,需要审计职员不断摸索,大胆创新,熟悉被审计单位的工作特点,时刻树立风险意识,积极防范审计风险,还要求审计职员要严明审计纪律,对审计核实的,要认真对待、严厉处理。 4 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宣传力度,创造经济责任审计的优良环境 加大宣传,使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充分熟悉到经济责任审计对促进和加强财经治理,规范经济秩序、推进学校廉政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步治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重要作用,进步人们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解和熟悉,获取各方面的支持[4].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也是组织人事、纪委监察部分监视的重点对象,因此,要整合各个监视部分的气力,形成审计监视、财务监视、组织监视、纪监监视相结合的新的干部监视机制。经济责任审计要与纪检、监察、组织部分受理群众举报相结合,要密切关注纪检、监察、组织部分受理的群众对党政领导干部违规违纪的信访,从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题目,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使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监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要改善审计工作、技术条件,确保审计工作所需的经费,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 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标准,进步审计结果运用透明度 坚持“四个公然”:一是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公然;二是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公然;三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公然;四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公然。建立内审通报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及时公然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审计决定和建议的情况,通报被审计单位整改后内控制度变化等情况以及还存在的有关题目。
: [1]鲁先发,李刚,胡泽珍,颜永红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难点[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3 [2]宋丽,李佳孝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题目及对策[J] 事业财会,2004,88 [3]闻莲英,宁秋娅 对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留意的几个题目[J] 农业大学学报(科学版),2002,2 [4]蒋武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 事业财会,20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