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舞弊类型及审计方法(2)
2017-06-27 01:02
导读:二、审计方法 上述这些独特的报表欺诈手段无疑增加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难度,但是只要方法得当,还是有可能发现这些舞弊的。 (一)保持适
二、审计方法 上述这些独特的报表欺诈手段无疑增加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难度,但是只要方法得当,还是有可能发现这些舞弊的。 (一)保持适当的职业质疑 前已述及,保持适当的职业怀疑应成为注册会计师终生的行为方式。,上市公司造假成风的现状决定了在当前一段时期内,对舞弊的审计,尤其是对治理舞弊的审计应成为注册会计师工作的重点。审计职员无论在审计计划阶段,还是实施阶段,都必然保待必要的职业质疑。一个称职的审计职员必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在看似无关的现象中发现出舞弊的线索。 (二)深进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 深进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能够使审计职员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从而更有效地发现舞弊。所谓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不仅包括了解客户自身经营治理情况、竞争上风和劣势还包括了解整个国家的、区域的、行业的、竞争对手的情况。治理当局舞弊必然有其动机,如整个行业不景气或新竞争对手的出现等都会使的营业额减少、毛利率降低,要想维持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良好形象,或保证自己的薪金不受,高层治理者就往往会诉诸于表露欺诈性财务报表达到目的。因此,只有对客户整体情况有深进了解之后,审计职员才有可能捉住治理当局的心思,发现其潜伏的舞弊动机。 (三)性复核 当审计进进以风险为基础的审计阶段,分析性复核成了最主要的审计方法和和程序。从整体看,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往往更注重于加总合计,摘抄明细,太过于“埋头苦干”,从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套完善的分析性复核体系不仅包括对企业财务数据的会计分析、财务分析,还包括更高层次的行业分析和远景分析。假如注册会计师能恰当地运用这一程序,就可以把握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认定的总体公道性,从而事半功功倍地发现舞弊。 (四)现场调研及利用专业机构的帮助 现场调研及利用专业机构的帮助可以加深审计职员对被审公司的了解,进步他们发现舞弊的能力。但目前,我国审计职员在外勤工作中,很少进行现场调研,往往是到了客户处就直奔账薄、凭证而往,先将总账、明细账加总核对,然后就忙于抽查凭证和复印资料中往了。但是数字只能是数字,凭证也可以伪造,它们不能告诉注册会计师全部的故事。相反,假如注册会计师能够到各个车间、营业部、治理部分往转一转,那么他会从员工的工作士气,企业的生产现场、治理部分的设置与运作等方面和得到对企业经营情况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这些都有助于审计人发现潜伏的舞弊。 另外,审计职员还应该学会利用专业机构的帮助。发达的互联网、各种各样的专业机构和中介机构都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得到凭自身气力难以得到的信息。 (五)仔细寻找关联方及其交易 利用关联主交易调节利润是我国上市公司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舞弊手法,因此审计职员一定要在审查工作中认真细致地搜寻关联方及其交易,识破公司狡猾的舞弊现象。 我国的上市公司背后大多都有一个庞大的团体公司,而整个团体公司就像一个大家族,存在着难以理清的子公司、孙公司、兄弟公司的错综复杂关系。加之,有的公司为了达到一定目的,会通过各种办法安排和改变股权结构,致使一些关联交易从表面上看完全是两个独立法人之间的交易。另外,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表露终极所有者的规定,而注册会计师在审查关联方时,也很少会关心到公司的“爷爷”是谁,“曾爷爷”是谁,因此往往看不出公司安排的圈套。所有这一切都加大了注册会计师审查关联方及其交易的难度。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理顺整个上市公司的产权关系,碰到异常交易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仔细审阅公司的会议记录,有策略地向治理当局询问,多研读一些关于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的案例,就会增强自己发现关联交易舞弊的能力。 (六)关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 审计职员在工作中应特别留意对这两个账户的审计。以下是几种比较有效的审计程序: 1、特别关注长期挂账的“其他应收款”明细科目 长期挂账的“其他应收款”往往是收不回来的坏账或投资、或早已发生的用度,因此审计职员在审计时,对于账龄比较长的应收款,要追根刨底,彻底弄清它的内容和性质。 2、众所周知,审查应收款时最常用的审计程序就是函证,但是对于特殊的其他应收款,审计职员不能轻信被函证单位的确认结果。这是由于与客户发生往来款的单位往往是与公司有或多或少联系的关联方,他们很地会帮助客户提交虚假的证实,所以审计职员不能只凭一张确认函就相信了大额应收款的存在。假如有条件,最好亲身到被函证的单位了解情况,并向其索取承认此笔债务的声明书。 3、将“其他应付款”与“应收账款”的明细科目相核对 由于“其他应付款”经常会隐躲收进,所以审计职员应将“其他应付款”明细科目与“应收账款”明细科目互相核对。假如发现“其他应付款”中的债权人实际是购买公司产品的购货方,则应进一步审查这是否意味着公司有隐瞒收进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