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私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2)
2017-08-04 01:39
导读: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私营企业开展内审工作存在着这样的状况: (一)内审机构有扩张之趋势。 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大多数私营企业普遍熟悉到,建
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私营企业开展内审工作存在着这样的状况:
(一)内审机构有扩张之趋势。
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大多数私营企业普遍熟悉到,建立一个独立的通过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监视和控制职能的监管机制来为企业决策者服务,已成为企业治理的内在需要。在改制过程中,有的企业内审职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尽管这个面还不是很大,但已有不少单位保存了原有的审计机构,有的单位把原本不是独立的内审机构设置为独立机构;有的单位内审气力还得到了加强。如,武进区已有3家公司在改制为私营企业后,仍保存了内审机构;1家公司改制时,从财务部分单独分开设立了审计部,并配备了专职职员;还有1家公司采取了财务与审计合署办公的形式,配置4名专职职员负责基建预、决算审计工作。一些原来未设内审的企业也熟悉到了内审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向
招聘审计专业人才来逐步开展内审工作,如常州长兴团体有限公司专门到省级报纸上发布招聘内审职员的信息,还有的私营企业则通过现有治理职员到审计机关或到其他企业取经的方法,逐步把握内审的技术和方法,发挥内审的功能,来为企业服务。
(二)内审领域有拓展之迹象。
目前,私营企业内部审计部分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知之未几到逐步进进角色的过程,审计的领域已由原来的财务收支审计、企业价格审计、基建项目审计,逐步向经济效益审计、内控制度审计拓展,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发展。
企业内部审计已经跳出了查处违规违纪题目和审查财务凭证帐本的传统审计模式,审计的范围更广阔,触角深进到了企业治理的各个层面。如常州百老汇团体有限公司将内审的职能界定为对公司经营项目本钱用度进行测算审核,这个职能几乎涉及到公司业务流转的全过程,从工程项目设计到物资采购、工程施工。江苏新城团体公司内审机构参与公司包括子公司经营目标、经济指标的制订,审计的范围扩展到实现业绩和指标兑现的考核方面。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内审工作有规范之要求。
内审工作除了治理层交办任务外,需要有内部的
规章制度来明确其职责范围,方便与其他部分的协调,从而保证企业内审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需要解决“审什么、如何审”的题目,希看有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各种规范,特别是内审职能方面的规定。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建立、健全了内部审计制度,常州一家专门从事电器的企业新组建内审机构,还为具体开展工作,先制定企业的内部审计规章,而后再着手开展工作。武进中天钢铁有限公司下发了《关于完善比价采购治理办法的意见》,规定对公司所有采购物资都要进行价格审核。公司专门成立了招标采购工作小组,由公司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内审职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操纵程序。常州市侨裕团体公司内审部分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内审职员在一次材料采购价格审计中,发现该材料价格同比市场价格要高,他们还发现材料采购员在采购过程中拿了回扣,而该材料采购员却是公司老总的亲戚。内审职员严格执行企业内部制度,如实向领导汇报了情况,公司老总对此很重视,并按制度办事,及时将此人调离了原岗位。
三、私营开展内部审计的存在
私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星星之火,大有燎原的希看。但也受到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主要是私营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内审工作的开展,从私营企业领导层讲,重视程度还是参差不齐,有的已经意识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行动。有的还是不够重视,算账比较多,在开展内部审计方面并不积极主动。有的领导受自身的素质的,对内审工作不熟悉,怕找麻烦,就更谈不上建立制度等。由于受领导重视程度的影响,在工作开展方面也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状况。有的已经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专职职员,比较正常在开展审计工作;有的设立由监事会的监事代理其职能;有的审计与财务部合署办公,兼理两种职能;当然还有不少企业尚未成立并开展工作。从工作开展方面看,显得很不平衡。有机构的好于没有建立机构的,有专职职员的工作要明显好于没有专职内审职员的。当然,也有的内审机构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