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审计人才培养题目研究(2)
2017-08-07 02:58
导读:二、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审计教育目标是开展国际审计教育活动、培养国际审计人才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题目,它决定了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的内容、
二、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审计教育目标是开展国际审计教育活动、培养国际审计人才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题目,它决定了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等诸多内容。从层次上来看,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
研究生培养目标、本科生培养目标和专科及其职业培训目标等多个层次,本文在此仅就本科层次的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题目进行论述。就本科层次培养目标来说,它又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总目标是指国际审计人才培养应达到目的的总体表述;具体目标则是对总目标的细化,是将总目标分成几个具体方面,从而有利于深刻熟悉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并更有效地指导人才培养实践。
(一)总目标 由于国际审计人才首先是审计人才,因此其培养目标必然与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存有共同之处。从研究情况来看,对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有多种表述,但综合起来,一般以为我国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夸大全面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拥有较宽广的经济、治理、及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高级审计专门人才。因此,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得满足上述要求。但是,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显然又不能够等同于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而且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上,也就是说并不是在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前加上“国际化”就是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也不仅仅体现于语言上,它们之间的区别应有深刻的内容,即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比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更深刻的内涵。那么,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呢?根据国际审计产生的背景和当前国际审计的现实状况,笔者以为国际审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取得一个国际注册会计师或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证书,而是在一般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为了适应我国加进WTO和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培养能够在国际资本市场发挥充分作用,能够开展国际审计业务或跨国审计业务的国际型审计人才,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具体目标 具体,不仅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培养模式,其目标也是不一致的。如单纯的职业培训和一般学校其培养目标存有较大的差异。但无论如何,既然是国际审计人才培养,就必然有其一致的目标内核。我以为国际审计人才除了具有一般、审计人才的基本素质外,他们应通晓多国语言,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审计准则,能够在全球开展审计业务的高级审计人才。因此,从具体目标来看,国际审计人才应更夸大“语言、知识和能力”。 首先,语言是国际审计人才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在国际交流活动、开展国际审计业务中,国际审计人才所碰到的第一个题目就是语言。在我国,培养国际审计人才所要解决的首要题目主要是水平。这里的
英语水平不是指大学四、六级考级证书或其他书面水平证实,国际审计人才所要求的英语水平是指英语的实际能力。 其次,要把握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包括: 1、国际会计准则。随着全球化和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活动的,国际会计准则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和采用,它有可能真正地成为“世界通用的贸易语言”。因此,跨国审计业务或在他国开展审计业务要求国际审计职员必须熟练地把握利运用国际会计准则。 2、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营销和治理等惯例和等知识。国际筹资和投资以及国际经营治理活动必须遵循一定国际法律和惯例,因此从事国际审计业务的职员必须了解这些法律和惯例,才能捉住实质,更高质量地、高效率地开展审计工作。 3、国际审计准则。在开展国际审计业务时,审计职员必须遵循一定的审计规范, 以保证世界水平的可比性及其权威性,为此国际审计职员就必须保证使用一致的审计程序和,遵循一样的审计准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国际审计准则。 4、其他有关知识,如宗教、各国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由于、民族和地域等原因,各国文化、风俗习惯往往存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国际审计职员在开展国际审计过程中假如不留意这些方面的差异,则易造成误解和判定错误,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第三,国际审计人才必须具有更强的专业判定能力。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旨在使所有国家都能够接受和使用,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以原则为基础的。现在固然英美两国会计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美国的“会计丑闻”极大地动摇了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这样,在未来的国际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国际会计准则将更偏向于原则基础。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仅仅规范了各项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要求,但没有具体的确认、计量和表露的规定,这就要求审计职员运用其职业判定来分析判明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此国际审计人才应更夸大如下能力: 1、终身的能力。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国际审计人才更应具有这种能力。这是由于国际经营治理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从而导致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也总处于经常变动之中。因而国际审计人才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适应国际审计业务的需要。 2、交流沟通的能力。由于国际上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宗教信仰、社会习惯和习俗等均存有差异,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等差异,国际审计人才假如没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往往会造成误解和判定失误,从而易导致审计失败。 3、全球治理能力。国际审计往往是跨国业务,在不同的国家开展审计活动或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面对全球性的审计活动,假如没有高超的审计治理水平,很好地协调全球审计活动,则国际审计职员是难以完成其使命的;反之,则可以减少本钱、增加权威性、进步审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