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个对于”搞好外资运用审计(2)
2017-08-08 05:19
导读:1990-2000年,我处根据审计署的授权,对上海地区208个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和314个项目执行单位进行审计。通过审计,不仅有效地促进运用外资单位改进
1990-2000年,我处根据审计署的授权,对上海地区208个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和314个项目执行单位进行审计。通过审计,不仅有效地促进运用外资单位改进治理,依法办事,搞好项目建设和进步经济效益,而且促进改善本市运用外资的环境和整个经济的治理,推动本市利用外资工作更加有效、健康地发展。2000年,对本市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招投标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建设单位治理水平参差不齐,对国际工程师联合会通用条款的有关规定不甚熟悉,导致购进设备闲置,材料损失浪费;项目招标周期长、手续繁多,部分项目工期延迟,贷款资金使用效益;部分施工单位不公道压标让利、合同执行不力,致使最低公道标中标形同虚设;招标评标不够规范等题目。市审计局建议有关部分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全过程特别是技术标评议的监视和治理;加强对工程合同执行情况的监视和检查,督促合同双方严格执行合同,维护
承包合同的严厉性;加强对相关职员特别是项目执行单位的专业职员的业务
培训,避免工作失误,减少损失浪费。
三、把握“三个对于”要来,发挥审计监视防护性作用
“三个对于”要求的第三点是对于那些弄虚作假,严重违法违纪及舞弊,要捉住不放,集中气力,果断查处。审计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有资产和国家资金的安全、有效,使国家资财不受侵犯,不致流失。近年来,我国财经领域的违法乱纪现象比较严重。外资运用审计履行的是对外公正和对内监视的双重职能。我处在对国际组织贷款项目财务收支审计中,严厉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如实对外表露,促进依法有效地利用外资,保护外资的正当权益和投资积极性,维护改革开放的软环境。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998年,我处在对世界银行贷款太湖流域防洪项目上海子项目执行单位原市某局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该局1993年借国内市场钢材旺销,为了获取差价收人,向水利部太湖流域治理局上报远大于工程需要量的钢材采购计划。1996年,太湖流域治理局向某局下达了4992吨钢材的通知。某局在项目中使用了1046吨,剩余3946吨。由于国内钢材市场疲软,某局在变卖剩余钢材时造成509万元的损失。市审计局将情况和原因分别向市政府和审计署作了报告,促使有关单位吸取教训。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书,并不意味着审计工作的结束。我处还对审计决定进行跟踪,检查该局落实整改情况,使变卖钢材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审计是综合性的财政监视。在新时期搞好审计工作特别是外资运用审计工作中,不能停留在已有的经验和上,只有认真把握“三个对于”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履行职能,为主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