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国家审计结果公然(2)
2017-08-10 06:29
导读:审计结果公然必须以一定的文体为载体,目前在公然实务中基本上采用“审计结果公告”这样一种文书作为发布文体。从实践来看,审计结果公告不能简单
审计结果公然必须以一定的文体为载体,目前在公然实务中基本上采用“审计结果公告”这样一种文书作为发布文体。从实践来看,审计结果公告不能简单等同于审计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计范围,被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审计评价,查出的主要题目,审计处理、处罚意见,被审计对象整改落实情况。通过这七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比较清楚的勾画出审计事项的全貌,也能够比较完整的反映其中的过程和结果。审计结果公然应突出重点,社会公众关注的更多的是大方面的、重要的情况以及其中的题目,对于一些过分细节的东西往往不会过多留意。
审计结果公然程序中有三个关键点必须妥善处理好:一是经过本级政府的批准。不管是上级审计机关委托或者授权,还是审计机关自行组织,都是对本级公共财政和国有资产的检查和报告,从职能渊源上说本级政府才是真正的主角,因此,审计结果公然须经本级政府批准,赢得本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做好横向的协调沟通工作。审计结果公然不但会涉及到直接的被审计对象和有关单位,而且会在公然后影响到其他政府部分,因此,要与被审计对象和有关部分进行充分的协调与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三是正确选择审计结果公然的时点,保证公然结果的时效性。审计结果公然应在审计结论性文书生效后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审计整改的时间。假如涉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还应考虑复议、诉讼,以及相应结果得到执行的时间。
根据审计署《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的规定,审计机关可以通过
广播电视、报纸等出版物、互联网、新闻发布会、公报和公告以及其他形式公布审计结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审计事项,应当选择公然度较大的媒体公然审计结果,如政府公报、新闻媒体、新闻发布会和固定设施上予以公告;涉及的题目对外公布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又必须引起重视、迅速解决的,可以选择公然度相对较小的媒体进行公然,如政府网站,政府组织召开的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会议上进行通报,或在人大常委会和人民代表中公然等。
审计结果公然尚处于一个逐步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中,随着打造透明政府的深进,审计结果公然必将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