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内部审计报告中的经济信息利用分析(2)

2017-08-11 01:33
导读:1.所有者主体缺位。我们知道高校的校长或院长,并不是单位资产的所有者,公有经济下的高校和医院的资产都是国有资产,他们只不过是受托经营者,


1.所有者主体缺位。我们知道高校的校长或院长,并不是单位资产的所有者,公有经济下的高校和医院的资产都是国有资产,他们只不过是受托经营者,这样的运行体制导致了治理者没有内在的追求效益的动力。就象包装上市的股份公司一样,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没有改变,上市只不过是一种圈钱行为罢了。上市公司暴露出来的众多题目已经说明这种体制下的经营就是缺乏追求长期盈利的内在动力。

2.专家、学者治理。高校和医院都是知识密集型事业单位,这些具有高学历、专家型的业务专家,对于、医疗、科研的重视和全身心投进远远大于经济治理。这种“差别服务”导致了他们对于经济治理缺乏了解,也缺少资产运作能力,他们整天忙于业务,哪有时间坐下来看你写的审计报告,更不会静下心来审计报告中的经济信息了。这种采取行政任命的主要领导当然只能对上级负责了。

3.偏重于财务治理。事业单位的经济治理,重点放在了财务方面,只要确保收进实现,收支平衡,领导自然会满足。至于对资产运作的质量、收进是否流失、用度支出是否公道、本钱效益和内控制度建设等经济治理要求,似乎研究不够。而在事业单位体系中,教育和医疗又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再加上政府的支持,使得高校和医院收进年年在上涨,结余年年在增加。日子好过了,就缺乏审计工作的紧迫感,更谈不上重要与否,有些单位就是设置了审计机构,充其量也不过是个摆设的“花瓶”。

4.审计报告经济信息的滞后。审计报告的经济信息确实存在滞后的题目,这是审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审计监视的客体,监视的经济活动都是已存在的事实,审计只不过起到对财务资料的鉴证作用,指出的都是以往的经济活动的正确与过失,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改变的工作性质。作为经营治理者不能由于审计表露的题目都发生了,而不重视,实际上这是一种熟悉上的偏见。假如能正确听取审计意见,对于单位经营治理规范运作的意义是深远的。
上一篇:如何开展审计电算化工作 下一篇:防范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