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难点及对策(2)
2017-08-11 01:45
导读:(四)审计建议难。公共绩效审计突出了政府性资金的绩效性,但是由于目前的政府运作体制造成公共资金的投入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产生效益或无法达到一
(四)审计建议难。公共绩效审计突出了政府性资金的绩效性,但是由于目前的政府运作体制造成公共资金的投入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产生效益或无法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审计手段的有限性,审计人员知识的局限性,往往也造成对效果、效率、效益性的评价存在偏差,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或建议更是难上加难。
(五)绩效审计发展难。虽然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化,许多机构仍在大范围大力度的配置社会资源;缺乏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政府办事效率低下;政府部门的职权交叉,管理效率低下;政务活动的公开透明度不高;行政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健全;存在官僚主义、腐败现象。同时,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尚不完善,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仍然存在,人们对公共财政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实践中存在偏差。随着公共受托责任观念的不断增强,公众对政府审计的要求不再只停留于对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上面,他们更关心的是财政支出的效果。但是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将使得政府审计对财政收支的效果性审计力度不够,重点仍集中在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上面,这也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