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计风险的特殊考虑(2)
2017-08-11 02:28
导读:综上所述,审计风险是审计与风险两个概念的组合。审计风险概念是风险的属概念,具有风险的基本特征。将风险概念引进审计学,是审计理论与实务史上
综上所述,审计风险是审计与风险两个概念的组合。审计风险概念是风险的属概念,具有风险的基本特征。将风险概念引进审计学,是审计理论与实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里程碑,它使审计职员对审计风险的熟悉由被动变为主动,对审计风险的控制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对审计风险的解释有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适用条件不一样。完善的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解释,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罅漏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职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社会营业风险。
二、关于审计风险要素与计量模式的特殊考虑
根据当代审计理论,传统的审计风险要素为:职工素质(包括治理职员能力品质)、企业经营环境与经营项目及其内部形成的特有的文化氛围的因素决定的企业财务信息质量水平的固有风险要素;企业制度的控制内所不能察觉并修正财务信息质量的控制风险要素;审计职员未能通过实质性测试对财务信息、质量水平的状态给予恰当评价的检查风险要素。而且审计界以为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一般来说,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是独立于审计而存在的,审计职员无法改变实在际水平。检查风险可以由审计职员实施控制。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检查风险成反比,与预计的证据数目成正比。故在审计过程中,审计职员的责任就是预先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以此作为风险治理的目标,而后在具体的以制度为基础的符合性测试中尽力把审计风险降低到期看水平。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职员所作的只能是利用各种方法收集有关证据,通过控制检查风险来实现预定水平。但是作为一种方法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运用中要考虑我国当前特定的环境。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审计风险与三种风险要素之间为什么会表现出这种长期的关系呢?主要是由于控制措施能减少固有风险对财务信息质量水平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审计职员的检查行为又能检查出固有风
险与控制风险的综合作用对财务信息质量造成的瑕疵。例如,假设某企业财务信息的固有风险为30%,控制风险为30%,则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综合风险效果是9%.也就是说由于企业的职工因素造成(或决定)财务信息会出现30%瑕疵,在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加工过程施加控制之后,使财务信息的质量只有出现9%的瑕疵的可能。在这里内控自动发挥的作用是化解了21%固有风险。以上提到的审计要素是与狭义审计风险相适应。关于风险要素,笔者以为根据前述审计风险广义定义也可以在我国考虑增加“社会营业风险”要素。由于审计只限于抽样,审计并不能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全部错误项目,某种隐蔽较好的欺诈极难侦破,所以,存在一定的审计不能发现的重大错报项目的风险。在审计未能发现重大错报,并提出错误的审计意见时,因审计职员过失而受损失的人,可看从会计事务所处取得赔偿。由于审计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很难确定审计职员是否做到应有的谨慎。由于司法传统(指美国)也很难决定谁有权期看获得审计利益,因而当某一公司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时,报表使用者通常会指责审计失误。遭受损失的人由于对其利益的关注而对审计职员提出过高要求,一旦受损就希看得到补偿,而不问错在何方。如在美国,由于“厄特马斯主义”的背景及“深口袋理论”的人文背景的影响,审计职员承受法律责任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了。这种在范围和程度上扩大并加深了的审计职员法律责任,便是社会营业风险要素一定计量的对象。所以,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变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社会营业风险。而狭义的审计风险可称为“意见风险”,所以审计风险还可以表示为:审计风险=意见风险 社会营业风险。在这里,由于“社会营业风险”对“意见风险”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它们之间只能表达为“和”的关系而不能是“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