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问题的探讨(2)
2017-08-11 06:35
导读:由此可见,在中国公司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不能照搬国际上的标准,而应依据具体情况,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内部审计。 三、内部审计问题的探讨 1.内部审
由此可见,在中国公司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不能照搬国际上的标准,而应依据具体情况,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内部审计。
三、内部审计问题的探讨
1.内部审计的本质
内部审计的本质在于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与评价。其受托于最高管理层监督评价公司日常的经营发展情况,与被审计单位是一个无法分离的共同体,与公司有一致的目标,这是与外部审计最大的差异。内部审计部门依附于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同时,对外充当了公司持续发展的战略咨询师,对内则是各部门组织利益关系的润滑剂。
可以看出,在保证公司最高管理层利益的前提下,内部审计部门应保证其职业的有效独立性。换言之,内部审计师透视公司各方面情况的窗口,除非公司最高管理层串通舞弊。
2.内部审计的定位
我国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主要受公司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权利较小,不能起到监督评价的职能。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在“内部审计定位或作用”中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审计委员会,赋予其较以前更多的责任以确保其独立性。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规定了董事会内部可以设立包括审计委员会在内的专门委员会,并对审计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做了原则性规定。可见,内审机构应该直属董事会领导,平行于其他各个部门,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工作与领受工薪。 3.内部审计的范围
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大多重在财务监督与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而是转向风险管理、企业经营目标,经营效益等各个方面。但是,在实践中,各个单位还是应该从自身规模及实际需要出发,构建适用本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及运作范围,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内部审计的方法
中国是一个讲情讲度的国家,做好自己的事,把握好与他人的情意。纵观当前中国公司内部审计难以有效地发挥职能,究其根本,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与公司各部门关系的处理问题上。当公司各部门“自扫门前雪”的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却要伸手“管他人闲事”,且以报告的方式向最高管理层披露他人“家私”,大有“铁面无私”之味,其中既不合人情世故,又与他人有着很大的利益冲突,难以受到大家的欢迎与配合也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我们一方面应从内部审计工作的本身出发,考虑采取适应性强工作方法;一方面也要从最高管理层的角度出发,为公司的内部审计做好铺垫。
就内部审计工作自身而言:①注重对公司内部控制及风险的评估是其工作的突破口。内部审计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全局考虑,才能迅速找到工作的主轴。②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坚持时效性、可行性原则。例如:可以采取日常调查的方式,对被审计单位的一些共性问题迅速做出判断,及时为领导提供准确的信息,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决策。③也要注意与公司各部门日常关系的维护,加强沟通,讲求理性与原则的交融,在变通中立足本职。④还要真正地做出业绩,服主服众。
就最高管理层而言:①应从主观上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可谓公司战略发展的试金石以及公司内部日常运营的“第三只眼睛”,只有得到上层的大力支持,才可能使内部审计工作融入公司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②为了保证公司内部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最高管理层应通过具体措施有效调动起各部门经理的积极性,使其正面地、积极地面对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核查而非刻意回避或恶意抵制。例如,可以将某部门定期审计结果与该部门经理的奖金福利相挂钩,增强部门级别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及参与性。同时,可以制定一套奖惩措施,平衡各方的利益得失。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5.内部审计的人力资源
由于我国学校教育中极少设立内部审计专业,人们对内部审计相关职业资格认定的关注度也不高,致使岗位人力资源的缺失,成为我国内部审计难以迅速发展的瓶颈之一。笔者认为,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配备,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