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浅析(3)
2017-08-12 01:43
导读:(三)抓分工,实行分层次、分类审计 解决经济责任审计评议分工,我以为应精心组织,将审计对象按管辖范围不同分为中心、省、市地、县四个层次,
(三)抓分工,实行分层次、分类审计 解决经济责任审计评议分工,我以为应精心组织,将审计对象按管辖范围不同分为中心、省、市地、县四个层次,每个层次按单位规模和干部治理权限分成两类,即实行分层次、分类审计。第一类是党政机关、重点事业单位和利税额较大的大中型国有的经济责任者,任职期内由原任命机关,向上级审计机关提出申请,以各级政府审计机关为主,负责组织有关部分及单位主管部分内审职员联合进行审计;第二类是对小型单位的经济责任者,由主管部分的内审机构负责组织有关职员进行审计。
(四)共同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 审计机关在独立行使审计职能的同时,要加强与组织、人事、纪检部分的联系,把了解的被审单位财务治理的情况与组织部分把握的领导干部考核情况有机结合,为深进审计提供线索。组织部分有责任提供领导班子和被审单位的有关情况,应与审计机关共同分析研究,确定审计重点,以解决干部考核中群众举报或反映题目的疑点。当审计查证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题目,须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时应由审计部分会同组织部分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分析研究,共同确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另外,对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界定应遵循以下原则,即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权责结合原则,重要性原则。在重要性原则中,审计职员应从经济责任的性质、经济责任的大小和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等三个方面把握经济责任界限。
(五)进步审计职员的业务素质 要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职员在素质和业务素质上必须符合有关要求,即
政治上要求进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步企业经济效益为宗旨;业务上要求熟练,具有较高的、审计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经验,把握各种运算技术,熟悉有关政策、法令、规章制度和会计制度。因此,审计机关首先要把
培训审计职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次,可采取轮流担任审计组长,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相结合的方法,使人人都有机会做主审和承担重点项目;最后,采取下户前集中,审计中互相通气,审计后座谈的办法,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的进一步深进。
(六)理顺处罚与建议的关系 对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题目处理难的解决途径是:改变审计机关现行的领导体制。对经济责任审计的依据,国家要做出明确可行的规定。审计职员做出处罚时,要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坚持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原则。对经济责任者在任职期间,不认真履行职责,弄虚作假,虚报政绩以及违反财经法规和经济犯罪题目,审计机关除依法从严处罚外,还应针对所发生题目的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另外,还必须加强审计机关自身的廉政建设,端正审计职员的思想和作风。监视他们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不能滥用职权,不准搞任何形式的不正之风。最后,在处罚、评价时,要特别留意执行政策,把握政策,宽严要适度,做到客观公正,赏罚分明。
: [1]查晓岚,李晋夷。审计学[M].北京:中国贸易出版社,2000 [2]《中心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治理暂行办法》 [3]《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题目的通知》 [4]《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职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治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