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失败的规避措施(2)
2017-08-12 04:35
导读:五、强化审计程序规范化意识 (一)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了解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 具体就是要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规范正常,
五、强化审计程序规范化意识 (一)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了解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 具体就是要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规范正常,对可能带来的审计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确定有无导致重大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二)在接受审计业务后,必须在业务
委托书上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要求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相关负责人做出书面承诺,保证所提供的资料真实、完整、安全、可靠,促进双方共同遵守约定事项并加强合作,防止被审单位混淆事实逃避责任。同时,为了保证审计质量,需要由审计部门牵头,组织、监察等部门参加,组成强有力的审计小组,以保证审计的全面性、整体性、权威性。 (三)履行严格的审计程序 履行严格的审计程序是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一个严格有序的标准,认真的执行标准化控制和管理,坚持原则性、减少灵活性,按照真实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成本配比等原则,对不真实、不完整及错误账目进行调整,并编制资产负债表,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状况,降低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发生概率。 (四)在审计过程中要保持职业谨慎 保持职业谨慎是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准则的要求。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本着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态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提出和及时解决,注意适用法律法规的时效性。制定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项目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适时对审计计划进行修正,通过及时变更、补充、修订审计计划等手段针对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消除疑惑。 (五)出具严格有效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具有法定证明效力。审计人员通过审计程序、运用审计方法、以事实为依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出具审计报告。它为会计报表使用者传达决策所需信息,是被审单位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鉴定报告。因此审计人员要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统一评价标准,采纳合理意见,分清前任和后任的经济责任,分清责任人应负的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分清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所造成的经济责任,分清职责范围内和职责范围外的经济责任,语言标准规范,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所反映的情况要以足够的数据和事例为依据,明确经济责任,使审计报告真实可靠。
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一)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我国现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只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但该准则只是职业道德准则体系的总纲,是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执业能力和职业责任的一般要求和基本规范,还需要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因此,现行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需要尽快进行完善,提高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 (二)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监管 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执行情况的监管是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强制性因素。因此,有必要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职业道德监管机构,聘请来自实务界和理论界的专业人员,以保障监管部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除了设立权威的专业监管部门以外,还应进一步改善目前以清理整顿、年度检查为主的监管模式。我认为,近期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及对会计师事务所评星评级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提高职业道德水准的外在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