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审计失败的规避措施

2017-08-12 04:35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审计失败的规避措施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一、明确审计职
一、明确审计职责   审计风险与审计职责构成一对矛盾,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只要审计就有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对审计职责做了明确规定,各级审计机构可以参与制定行政措施、制定并监督执行审计制度规范、监督审计财政预算及预算外资金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并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协办经济案件等。审计人员要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依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开展审计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审计风险和审计失败的出现。  二、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审计人员在承接业务时,首先必须慎重地选择被审计单位。一是要选择信誉度较高的被审计单位,如果被审计单位对客户、职工、政府部门或其他方面的诚信度很差,则蒙骗注册会计师的可能性也很大;二是对陷入财务和法律困境的被审计单位要尤为注意。其次要进行风险评估,要判断自己可接受的风险。当风险超过了事务所的承受能力时,应拒绝接受委托。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要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下列各种迹象: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资不抵债;濒临破产;主要财务指标恶化;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大量低效和不良资产挂账;无法获得供应商的正常商业信用;主要产品市场份额萎缩;失去主要市场、特许权或主要供应商;人力资源或其他生产要素短缺;未能达到预期经营目标;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存在数额巨大的或有损失等。上述这些迹象通常表现为表外信息,一旦由隐形转为显形,将会扭曲财务报表的客观表述。如果注册会计师只注重表内信息的审计,忽视对表外信息的关注,则极有可能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充分考虑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的可能性。当在审计中怀疑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时,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持续经营假设对被审单位的适用与否。  三、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提高执业水平  (一)建立员工准入和培训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在聘任执业人员时,应将“职业道德”作为评价应聘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要求并督促全体执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风险意识,还要训练员工的专业能力,确保全体员工达到并保持履行其职责所需的专业胜任能力。  (二)恪守技术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  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应当考虑自身能力,拒绝接受不能胜任的业务,对于承接的业务应将其委派给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员工。必要时,应当聘请专家协助工作。  (三)建立审计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审计风险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实行风险导向审计,即一切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都应以防范风险为重点和出发点,充分关注经营失败和欺诈舞弊等可能产生的风险。在选择被审计单位时,应充分考虑其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商业环境是否存在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应将风险意识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并把重点放在审计风险尤其是持续经营风险的评估上。通过审计程序把审计风险降低到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的水平。必要时,应向客户索取管理当局声明书,以明确客户责任和审计责任,避免由于客户不明白自身责任而导致的潜在纠纷。鉴于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较普遍和法律法规不完备的现状,为规避风险,对客户固有风险的评估宜确定为100%,此外,还要注意依靠职业判断来防范风险。在进行具体业务的风险判断时,注册会计师对客户存在的非正常交易、或有事项及持续经营能力应予以充分关注,审慎考虑该事项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判断自己可以接受的风险,并考虑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以更好地防范和规避审计失败。  四、强化审计主体素质风险意识  审计主体的素质同样对审计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审计主体的素质和其肩负的职能与其从事的活动不相适应,那么就意味着审计主体在审计活动中存在风险。所以,在我们的全面审计风险意识中,首先必须有审计主体素质风险的概念。防范审计主体素质风险的首要方面是要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具体要保证三个方面的素质不滞后:一是运用现代科技技能素质不能滞后;二是保证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能滞后;三是保证审计人员廉洁素质不能滞后。同时,注重审计机关形象建设也是强化审计主体素质风险意识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关于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问题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