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效益审计的角度谈构建节约型高校(3)
2017-08-12 06:19
导读:2. 提供咨询服务,整合和优化资源。由于学校内各院、系、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相对独立,无法达到某些资源共享,这种局面就会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2. 提供咨询服务,整合和优化资源。由于学校内各院、系、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相对独立,无法达到某些资源共享,这种局面就会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恰好能弥补这样的不足,能从宏观的角度全面调查了解学校的资源利用情况,为领导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从而达到整合资源和优化资源的目的。
五、应用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效益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照以下指标对资源进行效益评价。
(一)师资队伍
1.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2. 具有
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二)教学基本设施
1.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全日制在校生数;
2.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折合在校生数;
3. 生均占地面积=占地面积/全日制在校生数;
4. 生均宿舍面积=学生宿舍面积/全日制在校生数;
5.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全日制在校生数)×100;
6. 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全日制在校生数)×100;
7.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8. 生均图书=图书总数/折合在校生数。
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构建节约型高校的创新能力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教育审计的目的是通过有效地监督为学校发展服务,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办学效益,为学校向节约、健康、和谐方向发展发挥特殊的作用。随着效益审计在中国逐步被接受并开始应用,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本着建设节约型高校的理念,着手创新审计工作思路和方法,在以财务审计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效益审计的思路、思想、方法;要注重加快制度控制体系和防范体系的建设,把效益审计纳入工作制度当中,并加以实施;要注重效益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施效益审计的质量控制标准;要注重提高审计综合分析能力,在过去单一审计的基础上,加强对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效益分析;要注重探索适合高校管理的效益审计指标体系,提供资源利用的量化指标。
【参考文献】
[1] 刘向阳.效益审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J].中国审计, 2006,(8).
[2] 周进等.试论节约型高校的创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3] 魏东兵.谈高校效益审计[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9).
[4] 魏菊萍.高校内部效益审计方法之探讨[J].审计与理财,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