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审计软件现状、成因及解决建议(2)
2017-08-13 06:33
导读:3.仅适用于定期审计 目前的国产审计软件仍主要是为定期审计服务的,是以未审的定期会计报表为基础,通过执行一系列的审计程序,进行调整及重分类
3.仅适用于定期审计
目前的国产审计软件仍主要是为定期审计服务的,是以未审的定期会计报表为基础,通过执行一系列的审计程序,进行调整及重分类,最后天生审定的会计报表。但随着
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会计信息的变化不断加快,活动性不断增强,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实时性的要求也就不断进步,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实时审计的必要性也不断加强。另外,进行实时审计,还可以弥补事后审计线索不充分的缺陷,可以为定期审计服务。
二、造成我国审计软件现状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国国产审计软件仍存在很多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这些题目主要不是来自计算机技术方面,更主要是来自、准则法规的制定、职员的培养等一些配套环境还待改善。
(一)理论研究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对于计算机审计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很不足,而审计软件的开发却已经蓬勃发展起来,这
就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钩,审计软件的开发缺乏理论的指导,其发展和完善将受到严重地限制。
从发表的论文数目上看,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权威刊物上,关于计算机审计方面的论文几乎没有,而在以会计电算化为主要的《会计电算化》中,每年关于计算机审计的论文也不过十篇左右,更不要说关于审计软件开发的文章,简直就像大海捞针一样难,这足以说明学术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
计算机审计是信息管、审计学、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是现代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审计软件则是计算机审计的基础,是计算机审计赖以实施的平台,缺乏理论的指导,审计软件的发展将步进歧途,将多走很多的弯路。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二)会计数据接口标准未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
中国软件协会财务及企业治理软件分会曾发布了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98-001号,上海西南会计电算化协会也起草了《上海市会计软件标准数据接口规范(试行稿)》,其目的都是为了不同的财务软件之间的交流,便于相互数据转换,以及适应用户的特殊需求,为二次开发提供数据接口。
该标准及规范均规定各个财务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以计算机文件为媒介,其中包括两类:一类是格式定义文件,一类是数据文件。
该标准及规范固然还不成熟,但基本上都能适用于目前国内会计软件之间数据转换的需要,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标准及规范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
各会计软件厂商以保护数据安全为借口,将数据的
层层“保护”,使得会计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越来越难,这也给审计软件的开发加大了难度。
(三)计算机审计准则不完善,执行困难
由于会计系统的电算化及网络化,使得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以往在审计工作中间逐渐建立的一系列审计标准和准则越来越不适用于变化了的情况,需要制定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来指导审计的工作实践。1996年12月 19日发布的《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以及 1999年 7月1日正式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都只是在一些计算机审计的基础方面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规定,并无提出一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而且这些方法及准则并没有在审计实践中得到很好地推广,大多数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计算机审计的水平还偏低,执行业务时仍以传统手工审计模式为主,计算机在审计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文档编辑的水平上。
中国大学排名 (四)有关计算机审计的立法工作仍有欠缺
计算机审计工作同样要依法进行,对业务活动是否正当合规的判定不单只是职业判定,而且还必须以有关的法规为依据。但是,目前的审计法规基本上是适应传统书面纪录形式的,很多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新的审计题目尚无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例如,电子证据的无形性和易篡改性造成了审计证据确定上的困难;电子签名因不同于手写签名而导致在法律上难以认定;电子合同的瞬间完成使得合同签订和生效时间的确定存在巨大的争议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计算机审计工作,尤其是进行正当性审计是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急需立法加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