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期看审计风险确认与计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08-13 05:44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期看审计风险确认与计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期看审
 摘要:期看审计风险确认与计量是以审计职员评估的重要性水平为条件的。审计职员在确定期看审计风险时,应考虑审计职业风险的因素对期看审计风险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审计风险;期看审计风险;因素  一、期看审计风险的确认与计量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第三条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客体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审计职员的素质及审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审计风险的各要素都不会为零,审计职员想要完全消除审计风险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而审计职员要承受一定的审计风险,但这并不表明审计职员对审计风险就无能为力,他们可以通过对各种审计风险要素的估量,进而选择恰当的审计谋略,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在风险基础审计方式下,对于任何一个审计项目,审计职员在开始审计之前,往往要预先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这种由审计职员预先主观确定的、而又客观存在的、并预备在审计工作结束时愿意承受的审计风险就是期看审计风险。它是审计职员在完成审计工作且已签发无保存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仍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程度。期看审计风险水平的概率取值范围在0~1的范围内。零期看审计风险意味着完全肯定,也就是说审计职员要求审计意见与被审计事项完全一致,这显然是不具有客观的现实性;而期看审计风险为l意味着完全不肯定,即审计职员可以不进行任何取证工作就发表审计意见,那么该审计活动也就失往了意义。为了理解期看审计风险的含义,现假设有大量的审计项目(比如100000个),在这些审计项目中,有多少项目存在未被发现的重大错报或漏报而不会给带来消极影响呢?这个比例可能低于10%,很可能接近1%、0.5%或者0.1%.假如审计职员以为这一审计项目的恰当百分比为1%,则审计职员判定的可容忍错报(审计重要性)就是1000(100000×1%)个项目,审计职员对这一判定有多大把握呢,是99%,还是95%,假如审计职员希看这一判定公道的程度为95%,那么期看审计风险就是5%.也就是说,在这一审计项目中,审计职员以95%的把握保证1000个以内的错报项目不会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或者说,在这一审计项目中,审计职员计划收集审计证据,以使无法发现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1000个错报项目的期看审计风险只有5%.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期看审计风险是审计职员就某一审计项目无法发现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以上的错报所愿意承担的审计风险。因此,在确认与计量期看审计风险时,审计职员首先应当说明审计项目评估的审计重要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期看审计风险水平,假如不说明某一审计项目的审计重要性水平,而奢谈期看审计风险是多少,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例如,5%的审计风险假如没有说明审计重要性水平就意味着100个单位的错报和100万个单位的错报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也应该留意,不能以审计重要性水平来代替期看审计风险的取值(我所看到的资料都是以审计重要性水平来代替期看审计风险的取值,这是不正确的),由于100个单位的错报其风险是5%还是90%呢?值得一提的是,审计风险模型中的审计风险指的就是期看审计风险,在实务操纵中,审计职员应当在评估审计项目重要性水平的条件下,首先确认和计量期看审计风险,并以此为目标,然后在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具体的审计谋略来控制检查风险水平的高低,从而尽力地把审计风险降低到期看水准。  二、期看审计风险确认与计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期看审计风险是审计职员就某一审计项目无法发现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以上的错报所愿意承担的审计风险。在审计实务中,审计职员应首先对被审项目的审计重要性进行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期看审计风险水平。那么,某审计项目在一定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下,期看审计风险取值是多少才是社会可以接受的呢?这个是主观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专门的框架或指南为确定期看审计风险提供的依据。但以下几个因素会对审计职员的决定产生影响:一是诉讼可能性的大小及败诉受到惩罚的严厉程度。审计职员假如不能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公道的水平上,在短期内固然可能获得财务利益,但也可能不能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假如发生重大错误,则会受到受损害的使用者的法律诉讼、证交会的惩罚以及注册会计师团体对低水准实务的谴责,这些都将对其财务收益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会玷污事务所的职业声誉。对这些惩罚的担心,促使审计职员在所有的审计项目中,尽可能地选用具体的审计程序将期看审计风险限制在较低的水平上,以降低可能承担的审计风险。假如审计职员曾经有过受到惩罚的经历,那么审计职员会以此为戒而在以后的审计中表现出更为守旧的姿态。因此,这一因素促使审计职员将期看审计风险的水平控制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二是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市场上的竞争性。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确定的审计风险,假如低于其他事务所,则意味审计职员要采用具体的审计程序,而具体的审计程序会引起审计时间的增加,从而增加审计用度。假如因此而需要从被审计单位处收取的审计服务用度大大高于其他事务所,被审计单位就会另请收费较少的其他事务所。由于,作为被审计的被审计单位,他们往往愿意选择审计服务费较低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减少自身的支出。可见,业务市场上的竞争性压力迫使审计职员将审计风险确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三是对审计风险的偏好。审计职员在确定期看审计风险时,必须在证据的本钱和他预备接受的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误的风险这两者之间作出权衡,不同的审计职员所愿接受的风险水平会有不同,有的审计职员非常守旧,他们对于审计风险的反应特别敏感,惟恐吃官司或损坏自己的职业声誉;而有的审计职员则富有冒险精神,他们对于审计风险的反应较为迟钝,他们乐意于承担较高水平的审计风险,而很少考虑受惩罚的题目。可以预料,前一种审计职员所确定的期看审计风险水平通常低于后一种审计职员。四是审计职员的职业道德。即使没有诉讼或惩罚,大多数审计职员也宁肯牺牲个人的财务利益而保持审计高质量。一般说来,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审计职员,同时也能在同行中享有较好的声誉,会把审计风险确定在较低的水平上。笔者以为,通过竞争、法律责任及其惩罚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审计职员是能够将期看审计风险确定在一个公道的水平上的。  审计职员对于通过竞争、法律责任及其惩罚和职业道德的约束确定的公道的期看审计风险固然以为是理想的,但是由于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联系,可能会导致固然提交了正确的审计报告,仍有遭受损失的风险,这就是审计的职业风险。例如,假如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完成后公布破产,那么,即使审计业务的质量没有题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审计职员遭受法律诉讼的可能性也会很高。由于审计职业风险的存在,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保护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和审计职员,审计职员可能需要确定比上述公道的期看审计风险更低的审计风险水平。因此,审计职员在确定期看审计风险水平时,应考虑影响审计职业风险的因素对期看审计风险水平的影响。审计职员应主要关注以下三种影响审计职业风险的因素对期看审计风险水平的影响:
上一篇:中美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比较及差异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