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模式的探讨(2)
2017-08-14 01:03
导读:虽说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建立起企业内部审计的业绩评价模式,并逐渐走向成熟,但由于面对的环境、环境以及沿袭的不同,我们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并分歧
虽说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建立起企业内部审计的业绩评价模式,并逐渐走向成熟,但由于面对的环境、环境以及沿袭的不同,我们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并分歧适,而应在鉴戒国际经验和现代先进治理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符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模式和指标体系。
四、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探讨
我国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在关于如何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加强监视指导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内部激励约束制度,对内部审计职员的工作进行监视、考核,评价其工作业绩,可概括为适当的监视、定期的内部评价、持续的质量保证监视和定期的外部评价。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对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应从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方面来进行。
(一)内部评价
由于现代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内部审计部分在帮助企业实现其远景目标时,也在努力地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以此为核心,帮助企业持续性地改善所有的作业流程,同时不断地改善自己的业务流程。内部审计职员也只有不断,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成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与目前新兴的战略治理业绩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BSC)的理念完全一致,平衡计分卡是针对传统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不足提出来的,它以企业战略和使命为核心,通过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及员工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将组织的战略转化成可以评价的行为,让治理的焦点集中在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上。因此,我们可以引进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评价体系,从这四个方面设定内部评价指标体系。
1、财务方面
内部审计的终极目的是增加企业价值,可将内部审计价值增值最大化作为它的财务目标,同时须符合本钱效益原则,将审计部分的本钱最小化作为它的另一个财务目标。相应的财务指标就是审计部分的增值额、本钱以及两者配比后的利润。对于内部审计部分来说,主要增值指标有:⑴是否减少企业用度和本钱;⑵是否进步企业其他部分的生产率;⑶是否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作业;⑷是否减少舞弊的发生;⑸是否通过评价并改进企业风险治理带来增值等。本钱指标主要有:预防本钱,检查本钱(包括内部审计职员的工资、奖金及其他检查用度),内部故障本钱。由此逐步将内部审计部分由传统意义上的用度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顾客方面
内部审计方式的精华是参与式审计,其理念的核心是内部审计职员不仅要善于发现,更要善于解决题目,并将所提建议当做本部分的服务产品向治理当局积极倾销,因此董事会和其他部分可以看成是内部审计部分的顾客。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职员须努力与被审职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错误和题目的实际及潜伏并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充当经营治理职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治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热心顾问和有力助手,帮助顾客逐步实现其战略目标。可以从以下指标进行评价:⑴内部审计部分提建议的被采纳率;⑵顾客满足程度,衡量企业其他部分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可程度;⑶顾客获利能力,评价企业内部审计部分对其他部分所作的价值贡献;⑷顾客投诉次数;⑸内部审计职员的老实度等。
3、内部业务流程方面
内部业务流程目标是为了支持顾客目标和财务目标。内部审计部分如何把不断服务于企业的可持续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这主要依靠于内部审计部分的业务流程以及信息系统和反馈系统的灵敏度和正确性。对其提供的服务可以用下列指标进行评价:⑴发现题目、反馈题目、提出建议的及时性和正确性;⑵审计所耗时间,衡量内部审计部分在提供服务时的效率,审计时间可以分为增加价值的时间和不增加价值的时间。内部审计部分应努力缩短甚至消除不增值的时间,进而缩短审计所耗费的时间,进步本部分效率。⑶报告与发现重大题目、提出有价值的审计意见的次数,这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内部审计部分的效率与质量,但应同其他指标一起使用。⑷审计服务差错率;⑸审计计划完成百分比,该指标衡量内部审计工作进度、规范程度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