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审计制度的信誉基础(2)

2017-08-14 05:17
导读:诚 实 作 假 信任 (6 ,6) (-5,10) 不信任 (0 ,0) (0 ,0) 我们对这一博弈模型进行推理以求出它的纳什均衡。给定投资人选择信任的条件下,事务

  
       诚 实  作 假
  信任  (6 ,6) (-5,10)
  不信任 (0 ,0) (0 ,0)
  
  我们对这一博弈模型进行推理以求出它的纳什均衡。给定投资人选择信任的条件下,事务所应当如何选择呢?假如会计事务所选择老实,那么它能得到6单位的收益,假如选择作假,得到10单位的收益,所以理性的会计事务所将选择作假。回到博弈的第一阶段,假如投资人知道会计事务所会选择作假,他选择信任将得到-5单位的收益,而选择不信任得到0单位的收益.所以,投资人的终极选择将是不信任。那么我们得到一个纳什均衡:股民选择不信任,会计事务所选择作假。
  这是一个一次博弈下场产生的结果,假如我们将这个博弈重复进行。假定每次博弈后还可以以a的概率进行再次博弈。投资人将选择信任会计事务所,只要会计事务所讲信誉,投资人保持相信。会计事务所这次得到6的收益,下次以a的概率得到6的收益,下下次以a的平方的概率得到6的收益,那么会计事务所将所有未来的收益的期看就是:6/(1-a)。只要a大于0.4会计事务所就会选择老实。
  这是理想状态下的纳什均衡,而在我国现在国内的具体情况是会计事务所成立的时间并不长,重复博弈的次数也不够多。从而导致一些会计事务所只关心眼前利益而选择作假,而且目前国内作假的本钱并不高,有时甚至超过其选择老实时得到的收益。蜀都与PT红光,中天勤与银广厦事件的发生就是说明了这一点。相反,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比如五大都由上百年的,他们经过了很长期的博弈。作为一个理性的主体,他将选择老实,由于这将给他带来更大的收益。这是其长期博弈得到的结果。它假如要作假,那么必须有足够的收益才能使其铤而走险。安达信之所以为安然事件作假,是由于它为安然作了咨询。作为全球500强排名前十的公司,安达信从中得到的利益是十分巨大的。正是由于巨额利益的驱动,才导致其作假的产生。然而在我国国内,上市公司的规模还十分有限,并不支付起五大为其作假用度,五大也不会由于眼前的小利益而放弃长期的利益。还有一点,五大作假的本钱与国内的会计事务所也不相同,它作假的本钱远远高于国内的会计事务所。因此它比国内的会计事务所更讲信誉,审计制度是建立在信誉基础上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证券市场与作为信誉载体的会计师事务所
  
  在证券市场建立之前,的所有者一般都是十分有限的。企业的形式主要是个人所有制或是合伙制。所有者之间都是相互了解的,是人和形式的企业。所有者对公司的经营情况都比较了解。直到有限责任公司的出现,所有者还是有限的,也只是人和资和公司。由于此时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就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但是此时,所有者对自己选择的经营者还是有一定的了解。证券市场建立后,投资人人数就没有限制,所有者与经营者就完全相互分离。所有者如何相信经营者,那就需要一个信誉的载体:注册会计师。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由于经营者一般任期是有限的。经营者可能在任期为了完成任务或是获取利益,可能会有作假的行为。对他来说他的作假本钱并不高,只要在任期内作假不被发现,就可以达到它的目的。而投资者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对证券市场中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都要表示怀疑。这样就必须有一个市场信誉的载体的出现,这个信誉载体就是会计事务所。由于信誉是会计事务所存在的条件,假如作为市场中介机构的会计事务所失往信誉,那么投资者对会计事务所就会失往信心。会计师碌碌无为证券市场的信誉载体就必须讲信誉。假如注册会计师顾眼前利益而不讲信誉,那么他所在的会计事务所可能由于它的行为而导致信任危机,甚至导致事务所的破产。一旦作为信誉载体的会计事务所不讲信誉,那么资本市场将无情的将其抛弃,安达信的例子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安达信的信誉危机产生以后,它就难以在审计界立足。据3月22日《上海证券报》报道,2002年3月21日,安达信香港和内地合伙人公布将旗下业务加进普华永道。众所周知3、4月份是年报审计的关键时刻,众多的上市公司的年报将在这一时间内完成审计工作。此时美国安达信由于安然事件被启用司法程序,可能面临破产。总部位于瑞士的安达信国际,根据瑞士的制度,采取了一种特有的公司结构"society cooperative"。根据这一结构,安达信国际与各个会员公司的关系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也不像是合伙人公司,而更像一个协调性实体公司--由全球会员公司组成一个疏松的。每个会员公司都与安达信国际签署会员协议,得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分摊治理本钱,但是当某个会员面临破产风险时其它会员却可以自动脱离这个网络。换句话说,并安达信非一家单一,很多合伙公司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美国安达信的安然事件并不会使香港和大陆的安达信有破产的危险。但是为什么香港和大陆安达信要与普华永道合并。假如我们用审计制度的信誉基础这一观点,这种现象就不难解释。大陆和香港的安达信,由于美国安达信的安然事件,它的信誉受到质疑。它只有进行合并,才能稳定军心,消除客户的疑团。由于很多客户的董事会最近都要决定聘请审计公司。在安达信(香港)公布与"普华永道"合并之后,以期借助普华永道德信誉继续进行审计工作。在实质上审计工作还是由原来的职员继续完成,独立性与其他各种条件也没有变化。为什么非的如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审计是建立在信誉的基础上的。失往信誉,审计制度将无从立足。
上一篇:政治制度、历史传统与中国政府审计体制选择 下一篇:谈效益审计目标及实在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