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及相关措施(2)
2017-08-15 01:48
导读:三、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建议 1. 加强内部审计的建设 为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抓紧制定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和法规,用
三、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建议 1. 加强内部审计的建设 为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抓紧制定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和法规,用法律形式明确内审职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行业、部分内审规章制度;用法律规定内审机构的地位、结构、层次,使内部审计纳进法制化轨道,用法律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只有完善了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内部审计部分才能很好地依法开展工作,发挥其对单位治理活动的监视评价作用。 2. 建立独立、健全的内审机构 内审机构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内审机构所取得的授权及审计结果的效力。内审机构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直接隶属于企业法人的监视机构。实践表明,内审部分只有隶属于最高领导,才能较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权威性才能得以体现。此外,内审部分负责人的任免也应由董事会决定。相对而言,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不参与日常经营治理,代表股东监视治理职员的工作业绩和单位目标的实现情况。为此,它需要有一个独立的部分和一批专业职员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检查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直接向它报告。所以,如同单位财务负责人由最高权利机构任命一样,内部审计部分的负责人也应当由董事会任免。 3. 保证审计职员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职员不能参预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治理活动,只承担对其进行评价和建议的审计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内部审计职员被临时抽调做一些非审计工作任务,以一个治理职员的身份参与执行治理工作,或可能存在从其他部分调进或临时借用内审职员的情况。此时,不应委派这些职员参预审查自己曾负责的经营治理活动,以保证审计职员的独立性。实行审计职员定期轮换岗位制度对于保持审计职员精神上的独立性也是必要的。 4. 进步内部审计职员业务素质 领导应重视内部审计职员业务素质的,保证每位内部审计职员了解自己的工作重要性、范围、及工作。固然内部审计不像外部审计,需要执业资格证书,但也要保证其执业水平。内部审计部分主管应尽可能为本部分职员创造参加相关
培训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取得相关的业务资格证书。
: [1] 淑 琪。谈强化企业内部审计[J].会计之友,2002,(10)。 [2] 赵 刚,蒲 蓉。试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江苏学院学报,2003,(2)。 [3] 赵秀荣。如何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J].山东省农业治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4] 江 坤,门天民。谈谈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内蒙古与经济,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