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审计关系遏制造假冲动(2)
2017-08-15 03:09
导读:保险公司能否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被保险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生产操纵、劳动保护等
保险公司能否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被保险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生产操纵、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根据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可以对保险标的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书面建议;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安全应尽的责任的,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保险人为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经被保险人同意,可以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根据以上规定,保险公司不仅有权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还可以根据审计结果,要求上市公司调整财务报表,使财务报表达到真实、完整、全面的表露要求,及要求上市公司作出其它必要的
整改措施。
《保险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关系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视治理机构审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保险属于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险种,需要经过保监会的审批。
建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会增加上市公司股东的负担,但这种付出与得到相比,还是经济的。在2001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中,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均匀收费是452.15万元,中国石化和华能国际支付给毕马威的审计费更分别达到了6000万港元和1266万元人民币,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均匀收费是45万元。假如让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担任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上市公司购买财务报表保险和审计用度支出不需450万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规模效应,也会降低上市公司股东的本钱。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免除责任必须前置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保险运作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区分上市公司过失责任和故意违法犯罪行为。
,上市公司调控利润的财务处理方式林林总总,回纳起来一般有虚构收进、提前确认收进或延迟确认收进、转移及推迟确认用度、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预备以调控利润、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控利润、对存货计价进行调节、对或有负债预计的忽略与隐瞒等7种手段。这些造假手段,有些是明显违反法规规定的,如虚构收进,有些则属于会计政策调整和会计估计范畴,较难界定是否违法,给保险责任的认定带来困难,从而产生保险责任认定纠纷。尽管上市公司故意违法违规修饰财务报表不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之内,但保险公司为找好为自己辩解的证据,以及为维护公众利益,仍有必要在履行保险义务过程中,找出上市公司种种修饰财务报表的行为,力求使财务报表真实、正确、完整。如上市公司一意孤行,保险公司不仅可以中止保险合同,还有义务向监管部分举报和向社会公众公布。也就是,保险公司要将免除责任前置,而非事后的抗辩。同时,保险公司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完全是市场行为,并非法定行为,其审计报告不具备尽对的权威性。假如上市公司以为保险公司的审计产生争议,可能自己再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那样,两份审计报告就有差异。保险公司为确立自己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权威性,也有必要将免除责任前置。如此运作,将极大地扼制上市公司造假冲动,进步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
为做到这一点,保险公司必须与聘请的注册会计师约定,一旦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异常,不仅要调查原因,促使上市公司纠正,还要向保险公司提交书面报告。假如较大,或上市公司拒尽纠正,由保险公司和注册会计师共同向监管部分报告,并向社会公众表露。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相应配套措施要跟上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保险,理顺了审计关系,给注册会计师执业创造了独立和勤勉尽责的环境;保险公司的风险治理又给上市公司套上了一道“紧箍咒”;相应信息表露进一步扼制了上市公司的造假冲动,这一道又一道防线,将上市公司财务失真控制到最小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市公司造假之后的资产不足以赔偿投资者损失的题目。但这套制度并非万金油,其它会计政策和针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措施也要跟上。同时,这套制度的实施也相应的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