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内部审计在金融资产治理公司治理结构中的(3)
2017-08-17 03:19
导读:5、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有利于对经营治理职员的监视治理。资产公司的任期责任(含离任)审计,是指对资产公司高层经营治理职员在资产收购、治理
5、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有利于对经营治理职员的监视治理。资产公司的任期责任(含离任)审计,是指对资产公司高层经营治理职员在资产收购、治理和处置,资金营运和财务治理,信息治理、上市承销、投资理财等各项业务经营中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进行的审计。这项工作有效地拓宽了对高级经营治理职员的监管渠道,为干部治理部分客观公正地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其他在职干部的廉洁和自律。
三、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作用的对策
资产公司的政策性业务已宣告完成,正处在向贸易化转型的转轨阶段,尚未完全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内外部治理机制还很不完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审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是对决策层(股东会、董事会)负责还是对执行层(总裁)负责,直接决定内部审计的身份或角色,也决定作用的发挥。要真正发挥资产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特提以下建议:
1、资产公司应尽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要“完善资产治理公司运营机制”,这为资产公司的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的挑战眼前,资产公司要按制度的框架,建立起精简、高效、灵活运作的组织结构,以利于增强资产处置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和促进建立符合市场化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同时要建立相对独立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建议按《公司法》的要求尽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资产公司应建立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治理模式。从我国目前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看,有隶属财务副总(财务总监)、总裁(总经理)、监事会、董事会和董事会领导的审计委员会等五种治理模式。资产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包括审计委员会都由总裁(经理层)领导,属于执行、监视职能为一体,自己监视、自己执行的现象,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表现;为有效避免资产公司内部审计治理模式存在的自己监视审计自己的不公道现象,更符合审计需要双向独立原则,建议资产公司的审计部分应隶属于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向审计委员会报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对行政方面的要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办事处审计职员由公司审计委员会统管,人事劳资关系全部集中总公司,切断现行职员关系同所在办事处利益挂钩做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资产公司应加强对经营者有效激励和监视约束的审计。资产公司的内部审计不仅要在财务信息的确认方面发挥作用,而且要在经营领域发挥作用,终极降低交易本钱和代理本钱,更要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经理层违反内部控制的行为,使内部审计有利于国家对经营者的监视,使公司的每个层次都能保证公司财产的安全和经营决策的执行。
4、进一步进步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审计职员要进步工作质量,必须能够及时发现资产公司经营中的题目,及时把握各类员工的行为动态,找准风险部位,根据风险点具体防范措施,重点关注对资产处置项目尽职调查、双人谈判、评估定价、信息公然、处置权限、时效治理和维权、处置方案实施及协议履行等重要风险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审计深度,从源头上往研究和寻找预防和治理的对策,标本兼治的抓好和建章建制,通过治理和监视打消有私心、谋私利职员的动机,使处置中的不当行为能被甄别和曝光,从而有所畏惧并受到控制。
5、拓宽审计覆盖面,加强对公司治理环境的审计和对治理结构的监视。目前资产公司的内部审计已经包括了对企业的经营治理活动、财务会计活动和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的审计,随着改革的深进,财政部出台了资产公司有关投资、委托代理和贸易化收购等业务的风险治理办法,资产公司的业务面将更宽,内部审计业务也应从财务审计到内部治理审计,再扩展到内部治理审计,除原来的内部控制审计,还应向公司治理环境审计和风险治理审计与战略审计方向延伸。
6、配足审计专业职员,进步内部审计职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要求更高,目前资产公司内部审计队伍不稳定,职员大多是财务会计、金融和审计专业出身,其他专业职员较少,尚未达到公司治理环境下内部审计职员应具备的素质,难于适应财务审计和资产处置以外的其他审计。公司治理环境下,审计职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建议配备足足数目和能胜任审计专业工作的职员,逐步做好职员结构调整和现有审计职员的
培训,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报告路线,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不断进步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