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算化审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2)
2017-08-18 01:54
导读:二、大力电算化审计的对策 1.加快电算化审计法规的制定。在电算化信息系统下进行审计工作,难度更高、风险更大,已有的手工审计标准和准则中部分已
二、大力电算化审计的对策 1.加快电算化审计法规的制定。在电算化信息系统下进行审计工作,难度更高、风险更大,已有的手工审计标准和准则中部分已不适应,而新的计算机审计的程序标准和准则又没有出台,加之审计职员队伍整体计算机水平不高,所以应加快制定计算机审计的相关准则,以便规范电算化审计工作。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对于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职员应具备的资格、电算化审计过程和相关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同时在制定相关准则时,既要考虑我国国情,又要大力吸收鉴戒国外先进经验,以期同国际审计准则接轨,与国际审计工作协调一致,更好地为对外开放服务。 2.大力发展审计软件专业公司。由于计算机在内部的广泛,尤其是企业财务软件的应用,企业开展计算机审计已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计算,而是应该形成一个系统的审计规范且将其融进一套软件程序,以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但我国审计软件开发公司较少,已有软件的层次也比较低,所以审计软件的开发需要得到技术部分的支持。在我国实施电算化会计初期,会计软件自行开发自行使用,发展缓慢。1988年实行会计软件通用化、商品化后,组建了几百家专门开发与营销会计软件的公司,开发出一批通用软件,形成庞大的会计软件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促进了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进步,推动了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迅猛发展。所以我国发展电算化审计应鉴戒电算化会计的经验,组建一批既懂财会审计业务,又熟悉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公司,专门从事审计软件的开发与营销,把审计软件推向市场。 3.采取多种措施进步审计职员计算机水平。首先,审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应积极引进既有丰富会计、审计经验又具备深层次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积极开展有关计算机方面的后续,使审计职员看到计算机的好处,并通过使用使其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把握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的特点、审计软件的应用和维护,从而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审计任务;再次,应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系统开发职员,让计算机技术职员会计和审计知识,使他们也加进到审计队伍中,成为电算化审计的专业职员。 4.培养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加快发展审计后备气力,高校应考虑设计算机审计专业,扩大注册会计师专业的规模,课程设置中把审计类与计算机类作为两大专业核心课,加快造就一大批年轻的既懂财会与审计知识,又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人才,以充实审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