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独立审计中的运用

2017-08-18 01:42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独立审计中的运用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独立审计中
[摘要]独立审计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注册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应公道判定审计过程中诸事项的实质而非形式,应以该事项是否注册会计师出具真实、正当的审计报告为判别标准。在我国独立审计中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身份的认定、重要性水平的判定、运用合适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独立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程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有诸多的体现,在我国近几年陆续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我们应当充分熟悉到这一原则在我国独立审计中的作用。  会计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理解为:由于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与形式并非总相一致,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而非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表露,即应以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导致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为判别标准。  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应公道判定审计过程中的诸事项的实质而非形式,应以该事项是否影响注册会计师出具真实、正当的审计报告为判别标准。下面就“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独立审计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加以。  一、执行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身份的认定  根据《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独立性原则,即要求注册会计师能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其专业判定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小组避免出现重大的失误,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执业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加进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执业,并不得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形式上的独立,客观来说是轻易保持的。但是在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保持形式上的独立时,实质上的独立是否做到了呢?那就要看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与审计单位之间是否在经济利益上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例如注册会计师持有委托单位的股票、债券,与委托单位的负责人和主管职员、董事会委托事项确当事人有***关系,向被审计客户提供评估、IT系统、编制会计报表、治理咨询等服务,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治理职员或员工担任鉴证客户的董事(包括独立董事)、经理以及其他关键治理职务,会计师事务所以或有收费形式为客户提供鉴证服务,同时为上市公司提供编制会计报表和审计服务及存在其他利益关系, 或者受到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不恰当干预等都会影响其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消除损害独立性因素的影响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当采取的措施不足以消除损害独立性因素的影响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拒尽承接业务或解除业务约定。近期国内外证券市场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案件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倍受关注,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不能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加大审计风险,导致审计失败。  美国前SEC主席列维特以为“贪婪与狂妄”已经使得某些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健全财务报告的使命方面产生了偏离。[1]违反实质上的独立是安达信为安然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在认定执行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身份时,夸大实质重于形式,夸大会计师事务师和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保持形式上独立的同时更夸大实质上的独立。只有这样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在鉴证业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判定审计重要性水平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规定,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漏报的严重程序,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定或决策。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和评价审计结果时均需根据专业判定公道运用重要性。由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和漏报的严重程度决定注册会计师发表无保存意见、保存意见、否定意见抑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若对不重要的漏报、错报加以保存会失往客户尊敬;反之,若对重要的错报、漏报不加以保存,则可能导致其承接法律责任。从根本上看一项错报、漏报是否重要应视其能否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在确定错报、漏报的重要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质和量两方面考虑。在审计报告阶段,注册会计册应当尤其关注从量上看不重要,但从质上看是重要的小金额的错报和漏报,即关注实在质而不是形式,贯彻“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下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