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
2017-08-21 01:27
导读:2.要争取适当的授权 内部审计特殊职责的实现,必须得到企业所有者的明确授权。内部审计的地位、职权、责任、工作范围必须能像一样在企业中公然发布
2.要争取适当的授权
内部审计特殊职责的实现,必须得到企业所有者的明确授权。内部审计的地位、职权、责任、工作范围必须能像一样在企业中公然发布并施实。
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设立内部审计实际上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对自己的企业规范化运作有了积极的熟悉,这种积极的意识里面包函了虚拟的风险和善意的假设。内部审计赢得企业所有者的适当授权实际是一种带责信任。细分责任以及尽责程度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责任是内容和实职,权力则是形式和表象。而授权就是为了让下一级分担责任。内部审计不看过程,只重证据看结果。
3.要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内部审计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并不全部取决于什么样的治理体制而是良好的审计环境。
良好的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能否在世界范围的市场上生存、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之一。拥有名符实在的职业经理人团队的素质、精神才能将现代化企业经营治理的意识由个人聪明变为集体能力。从民营企业现状看,真正的职业经理人还没到来,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法制环境和约束手段还不成熟,道德风险很大,存在不确定因素。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必须以凝聚力为中心,用企业文化倡导企业的生存目标,并能代表所有员工的共同利益,进步企业的适应市场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民营企业内部产权关系明晰,但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所有者并没有真正到位;经营者的责、权、利还没达到实质性的同一,所有者的发展目标和经营者的短期行为、短期意识、短期目标利益的矛盾长期共存。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无法回避这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要看所有者的主导意见,内部审计只能以建议的方式公然明确的揭示矛盾中的这个风险,并将这个风险通过所有者转移到企业高层(包括所有经营者高层)。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民营的内部审计要有能力确保发挥职能作用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内在因素,取决于内部审计解决企业治理的实际能力。
独立工作、公证客观、坚持原则、强化责任、淡化关系是指导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方针。民营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内部审计的执法依据、审计目标、审计环境和审计成果被利用的程度。在实际操纵中只要坚持上述基本方针,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将会发挥良好作用。
绩效永远都是民营企业的目标。内部审计必须以绩效为中心开展工作。绩效的基本要求是在职须尽责(无功就是过),审计目标应该锁定在责任的履行和效益上。在民营企业,制度不能代替治理,试图用制度实现治理缺少内部审计的监视和反映很难做到。
内部审计职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
主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民营企业都存在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文化理念、经营方略、治理和市场运作模式并且具有不确定性。民营企业没有时间教会你如何学习,一切靠自己自悟。民营企业快速的秘密在于超常规的“政策变化”,有的时候一些财务方针、政策、制度可能在一周之内变几次,很难适应。为什么?是市场决定了政策,市场在变、资本结构在变、即得利益在变!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审计职员主动学习,强化超常规理解能力和与时俱进的业务适应能力以及具备治理潜质。
迅速发现、辨识和解决题目的能力。
由于家族成份的存在,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就会要求内部审计职员全面了解企业的风险领域和具备与他人有效沟通合作的能力。有效的与上级沟通的目的是寻求支持和指导;有效的与同级沟通的目的是寻求协调和帮助;有效的与下级沟通的目的是进步工作绩效;有效的与被审计单位、部分、职员沟通的目的是寻求理解、配合及弄清事实***。工作中要摆正位置,处理好服务与监视的关系。切忌特权思想,离开服务搞监视和只搞服务不监视都是不恰当的。最好的内部审计效果来自于有效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