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
2017-08-21 01:27
导读:不断拓展内部审计业务领域。 民营企业设置职能部分随意性较大,没有固定的部分、职业和职员定编,基本上是“人治”。内部审计必须从“常规”的熟
不断拓展内部审计业务领域。
民营企业设置职能部分随意性较大,没有固定的部分、职业和职员定编,基本上是“人治”。内部审计必须从“常规”的熟悉中解脱出来,充分结合企业的特点将风险前置,审计要超前渗透和参与治理,实施尽责程度和能力评估以及绩效考核。审计不能局限于查帐。常规审计要超前参与到“营销市场终端”和“比价例会”、“质量联签”、“签约”、“人事变动”、“预、决算会审”、“可行性调研”及产业、市场营销重大方针、政策、制度的制定、实施、完善等高风险领域和高层治理领域,固然这不符合国际惯例,但非常适合的民营企业,特别是非上市公司。审计对象要扩大到车间、部分、科室、扩大到具体的责任人;审计要扩大到有财务收支活动的所有职能部分并计考绩效;对没有财务收支活动的职能部分考核个人能力、尽责程度和工作效率。
强化自身治理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自身考核治理办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与时适事的进行修正和调整。是内部审计立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环境决定了内部审计职员和审计工作备受关注。内部审计职员的行为规则、纪律、业务标准均应纳进内部审计部分负责人的日常考核之中,并与个人的薪资挂勾,同时接受全体员工的监视,才能让企业所有者满足、放心,才能打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