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整合审计资源的思考(2)

2017-08-21 05:48
导读:二、整合审计资源是国家审计发展的现实选择 谈到审计资源的概念,有广义的理解,也有狭义的说法。广义地讲,审计人力、审计职权、审计技术、审计
二、整合审计资源是国家审计发展的现实选择  谈到审计资源的概念,有广义的理解,也有狭义的说法。广义地讲,审计人力、审计职权、审计技术、审计资讯等都可以回进审计资源的范畴;狭义地看,审计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主要资源就是审计职员,审计职员是审计资源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资源。相应地,整合审计资源也就有两个不同的概念基础,由于当前国家审计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在于人力资源瓶颈,这里主要基于狭义概念进行考量。这并不是说人力资源以外的资源整合不重要。实际上,人力资源以外的审计资源整合也都是审计实践中普遍遵循的原则,而人力资源的整合也与其他资源的整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审计组织体系中除国家审计机关8万人的队伍外,全国5200多家师事务所执业注册会计师队伍约有6.7万人,关于内部审计我这里只有2001年底的数据――机构7.6万、职员20余万。也就是说,社会审计、内部审计队伍至少有28万人,相当于国家审计机关的3.5倍,这为国家审计整合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这种整合思路的可行性在哪里呢?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理由:  其一,职责目标上轻易达成一致熟悉。通俗地讲,国家审计的职责就是“摸清家底,揭露题目,促进发展”。从条文上看,国家审计的目标表现为对财经活动的真实性、正当性、效益性进行监视。社会审计职责或者目标定位,则是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或公允性发表意见,这与国家审计目标中的真实性、正当性是高度契合的。治理者和经营职员不能对经济实体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正当性做出自我鉴定,第三者的独立评价才具有权威,正是基于这一共同特点,有人将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统称为外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对称。但具体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行体制下的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共同点更多,从一定意义上讲国家审计就是政府的内部审计,它们都受最高治理层的领导,向其负责并报告审计发现的题目,同时也向立法机关即所有者代表报告工作。在审计目标上,内部审计不仅关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经济活动的正当性,本部分或单位经营治理的效益性更是其首要目标。也就是说,内部审计在目标上与国家审计基本一致,只是侧重点略有区别。有了这种职责目标上的一致性,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在整合审计资源时,可以采取国家审计主导式、委托外包监管式等各种紧密程度不同的组织方式,并使审计质量得到基本保证。也就是说,整合审计资源的具体方式有了更为灵活的选择。  其二,技术手段上具有广泛同质基础。从本质上看,国家审计、审计、内部审计都是代表所有者或治理者,对其所辖制的活动及其结果记录进行监视的活动。这种活动都需要对审计对象的财务资料及其经济活动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对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对经营治理职员进行质询,并对其市场交易的对方进行调查,都要收集各种证据以形成并支持评价结论。在审计程序安排上,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都遵循大体相同的,从审计计划(包括审前调查、方案制定等)到审计实施、审计报告,三者都大同小异。同时,三者在内部控制测试、审计风险评估、抽样审计技术、机辅助审计等具体手段的运用上也存在广泛的共叫。尽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因具体目标、工作环境等不同,造成技术手段具体运用上各有侧重,但技术手段上如此众多的同质性,已经为我们整合审计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社会审计职员、内部审计职员只需稍加培训,即可编进国家审计项目的审计组中,在国家审计指导下,顺利地开展工作和沟通。也就是说,整合审计资源的本钱可以由此实现最小化。  其三,资源利用上便于获得互补效应。从审计技术的来看,社会审计一直走在国家审计之前,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一些特定的领域,社会审计组织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细分市场形成了相对的竞争上风,其中关键的上风表现为项目治理和业务技能上的上风。从横向上看,这种细分的上风领域可能体现为国民经济某一行业,比如业、制造业、流通业等,以至更具体的亚行业;从纵向上看,这种细分的上风领域可能体现为财务核算、税务申报、基建结算等不同环节。纵横网格交错,进一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上风亮点。内部审计熟悉所处行业经营环境,了解审计对象运行规律,因而也具有相当的信息资源上风。但国家审计以授权、经费自理为保证的高度独立性,则是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无法企及的。此外,国家审计还具有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尤为眼热的行政强制手段,以及开展外部调查的职权。在国家审计项目实施中,依托国家审计机关的行政权威,通过优选整合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其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从而可以实现上风互补。只要组织协调得当,资源的互补性将带来可观的整合效益。  其四,整合资源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国家审计机关工作职员数目都比较少,大量审计项目外包给有资格的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国家审计机关主要负责审计计划制定和审计项目的治理,指导和监视社会审计机构按照既定目的和方案实施审计监视。如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家审计机关将绩效审计项目外包给社会审计机构是通常的做法,同时通过行业组织对参与国家审计的社会审计机构实行资格治理。澳大利亚议会下达的审计计划中,明确规定外包审计项目聘请社会审计机构职员的数目、用度预算,并规定用度由政府预算和审计对象共同承担。这表明,利用社会审计气力实施国家审计项目,在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有比较成熟的实践基础,还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度机制。  2001年以来,我们在对信息产业团体、长江堤防重要隐蔽工程、国家电力公司华中及湖北省公司等单位的审计中,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气力。今年对中国电信团体进行审计时,我们还尝试对电信行业内审职员进行了跨省区整合。初步统计,我们在这些项目实施中,先后组织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112人次参加了审计,占审计组成员的42%.一方面,借助他们完成大量的财务核对等基础性工作,缓解了人手紧缺的矛盾,扩大了审计的有效覆盖面;另一方面,利用他们的技术、信息上风,查出了很多十分隐蔽的,拓展了审计工作的深度,增强了审计监视的力度。此外,通过相互合作中取长补短,审计职员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进步。这些年我们查出各类违法违纪资金600多亿元,上缴财政10多亿元;向纪检、司法机关移交各类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80多件,涉案金额93亿多元,涉案职员390多人;上报各类审计信息300多篇,被党中心、国务院及有关部分采用250多篇次。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前面列举的审计项目中,其中4个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评为优秀审计项目。在实践探索中,我们深切体验到了整合审计资源带来的效益。  
上一篇:从市场中来到市场往 解读企业营销审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