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2)
2017-08-23 01:21
导读:二、规避审计风险的措施 1 从理念层面规避审计风险。所谓理念层,主要是涉及到注册师事务所治理层的经营思路和办所方针。主要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二、规避审计风险的措施 1 从理念层面规避审计风险。所谓理念层,主要是涉及到注册师事务所治理层的经营思路和办所方针。主要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出资人与非出资人的关系。事务所是合伙,处理好合伙涉及到事务所的前途。在脱钩改制后, 事务所出现了两个阶层:出资人和非出资人。两个阶层在利益上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在风险控制理念上也存在着差距。作为事务所治理层,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平衡两个阶层的关系,共同把事务所推向前进。 (2)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应该注重长远发展,不要为眼前的小利之得而给事务所的长远发展埋下风险隐患。 (3)处理好占领市场与品牌塑造的关系。事务所占领市场是十分必要的,但更要注重市场的质量。假如以高风险低收益为代价往占领就没有必要了。事务所应以品牌为重,假如面对的市场不利于品牌塑造甚至有损于品牌,就应该放弃。 (4)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当前一些事务所,存在“吃光分光”的现象,这极不利于事务所的发展。应该在积累与分配上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搞好员工福利待遇,同时又要进步事务所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事务所的实力。 (5)处理好质量与本钱的关系。质量与本钱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在经济状况下,按标准收费十分困难,事务所经常会在一些项目上出现亏损,面对此种情况,有的事务所可能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但笔者以为,这种作法是极不可取的,过分地注重本钱而忽视质量,可能在某个项目上有盈利,但却可能在将来要付出十倍、百倍乃至千倍的钱,更为严重的还可能让事务所倒闭。 2 从队伍建设层面来规避风险。在很多人心目中,有这样一种误解,以为队伍素质的进步,就是专业技术水平的进步。这种熟悉是片面的。素质应该是综合素质,包括“德”与“才”两个方面。从德才方面来看,审计职员可分为以下几类人:第一类人德才兼备。这类人要重用;第二类人是有德但才不足,对这类人要极力创造条件,使其进步才能;第三类人是有才但德不足,对这部分人要做正确的引导、沟通工作;第四类人是无才又无德,这种人应剔除。有德无才的人,做不出成绩;有才无德的人,可能做出好成绩,但也可能会有不好的行为,甚至故意在执业中埋下风险“地雷”。所以,事务所在队伍建设上,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技能的
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搞好文化建设,要不中断地灌输职业道德意识和事务所的文化理念,造就一支既能打硬仗又愿打硬仗的队伍。 3 从约束机制层面来规避审计风险。约束机制主要是利益约束机制。只要一个人的工作与其利益及前途挂钩,其责任心就增强了,风险意识自然就浓了。合伙制是一种较好的利益约束机制,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方向,合伙制可以让每一个执业者真正地成为风险主体,真正地珍惜自己的执业资格。 4 从实施层面来规避审计风险。实施层面主要是对业务承接、审计、报告签发整个过程进行监控,扫除风险。 (1)业务承接。当前事务所普遍提倡开展整合营销或全员营销,即全体员工都扑向市场承接业务,任何业务的承接,都应该有出资人把关。非出资人为了挣钱,可能任何业务都会承接,不管风险大小,也不管有没有亏损。而出资人不一样,他要全盘问虑事务所的发展题目,他会在承接业务时考虑风险,衡量盈亏。笔者以为,在实践中,业务联系可以全员承揽,但涉及到收费及风险评估时,出资人则应一道前往。 (2)审计实施。审计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三级复核制来做,层层把关,层层落实责任,哪一环节出了质量题目,就得由哪一道环节的职员承担相应负责。 (3)报告签发。报告签发权一定要集中在事务所出资人手中。在程序上,一定要完善,包括起草、打印、加盖印章等,而且签发人只能是一个人,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大签发。 5 从技术层面规避审计风险。 (1)严格按照执业准则开展工作。执业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尺子”,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注册会计师的一把保护伞。按照准则执业,导致的可能是过失责任,不按准则执业,就可能是故意欺诈了。当然,不能把按照准则执业仅仅理解为工作底稿的完备。工作底稿要完备,但完备工作底稿并不是唯一目的。而且,完备工作底稿也有很多手段,包括不正当手段,所以,工作底稿完备与否并不是风险高低的标志。注册会计师的价值不在于把工作底稿做得美观,而在于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上风,对会计信息作出公正的鉴定。 (2)重视符合性测试工作。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相当重视符合性测试,他们用在符合性测试上的精力甚至超过实质性测试。而国内很多事务所并不注重符合性测试,往往只是走形式。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做符合性测试,而且要做好做深进,要仔细调查企业背景和经营状况,把握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建立及运作情况,在测试工作中,假如确定风险过高,宁可不接该项业务。 (3)建立和使用事务所自身的“风险库”。这里的风险库包括基本审计风险点和审计案例两方面。 基本审计风险点就是会计中轻易出现舞弊而导致注册会计师风险增加的地方,审计职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将这些风险点存进风险库,并且在审计计划中单独列出一个“风险关注计划”,将这些风险点作为重要关注对象。当然,还要具体题目具体分析,关注的对象不能仅局限于风险库中列出的现有的风险点。审计案例则应主要作为培训使用,这些案例,可以进步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定能力。 (4)在出具报告征求意见稿之前召开内部会审会议。这种会审会议类似专业会诊。该会议应该有项目经理、审计实施职员和质量监控职员共同参加,对审计中涉及到的重要方面逐一会审,对遗漏的重要方面提示出来,并且做好补充程序的实施,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