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因素及建议

2017-08-24 03:20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因素及建议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责任审计结果的转化利
责任审计结果的转化利用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挥作用有效程度的体现,它直接关系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否长期有效地开展,笔者就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因素及相关建议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因素  (一)“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难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充分运用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往。  按照《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要求,领导干部应当先审计后离任。但很多地方的组织部分在具体操纵上,对于领导干部的提拔大部分都是先提拔后审计,有的地方甚至是审计回审计,任用回任用,造成了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不明确,给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缺乏体系和标准,评价难度大,难以根据评价任用干部。  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审计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靠,经济责任审计,既属于审计的一般范畴,又不同于常规的业务审计,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它所评价的对象是领导干部,所鉴定的是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直接目的是为监视和治理干部提供重要依据,终极落脚点是“评人”,关系到被审计者的生命,政策性非常强。一些审计机关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比较笼统,或者对发现的干脆采用写实的方式进行描述。这在客观上给组织部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增加一定的难度。  (三)严格区分责任界限的难度大,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  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有的,有现实的,有主观的,有客观,有班子集体的,有领导干部个人的。只有将相关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才能对被审计者的功过是非予以正确评价。有些经济责任的界定没有明确依据,所以在责任界定题目上存有很大的难度,如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共同行使经济治理职权,而两者的职责界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取证和评价的难度较大。另外,当前审计机关审计气力不足,加上明确界定经济责任的难度和工作量较大,影响到了审计成果质量,也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  (四)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完善,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全面运用。  中办国办《关于切实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和通报情况,重视和利用审计成果,及时和解决工作中碰到的重大题目。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基本上已建立,但对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各地的熟悉不一致,且各地普遍没有出台具体的联席会议议事规程,联席会议的召开和议题的确定都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在重视和利用审计成果方面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会议成员单位协调配合机制也不够完善,各自的职能都还没有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成果的运用和深化。  (五)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中的不透明和不具体、影响了利用效果的发挥。  按照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情况写出审计结果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在报同级人民政府的同时,抄送纪检监察部分和组织部分,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公然表露。纪检监察部分和组织部分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如何反馈等没有明确规定,至于存在什么经济题目的干部应提醒、诫勉、追究责任以及降职、免职等也没有具体标准。审计结果不公然、不透明,随意性大,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任用脱节的题目,不利于将群众监视与审计监视相结合。  二、加强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建议  (一)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  组织部分应该严格按照《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要求,在领导干部离任前及时安排审计,保证审计实施所必须的时间,坚持对领导干部“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同时,审计机关也要根据组织部分的要求优先把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列进审计计划,并根据组织部分考察领导干部的实际需要,突出审计重点,确保审计质量。  (二)尽快建立一整套的审计评价体系和标准,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更好运用创造条件。  不同部分的领导干部之间的经济责任范围有很大差异。经济责任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分必须通力协作,共同确定不同性质的部分其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价体系,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  (三)应尽快抓紧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办法”,积极探索审计成果运用有效途径。  研究制订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办法”,是从制度上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得以充分运用的根本保障。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分对此一定要予以充分重视,认真研究并抓紧制定。同时也应该把审计成果的公然作为经济责任成果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进行探索。  (四)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职能,完善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加强协调配合,着力抓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要切实承担起领导、规划、指导和协调的职责,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联席会议的工作职责,完善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联席会议的正常运作机制,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运用。另一方面,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分在工作中要加强协调配合,在审计成果运用上要各尽其职,协调一致。有关部分要作好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后续分析研究,对审计成果进一步深化、细化,充分运用到干部治理监视中往。  (五)充实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气力,保证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成果质量。  党委、政府应重视和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充实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气力,审计机关要充分重视对审计职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进步业务水平,不断进步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不断提升审计成果,为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充分运用作出应有的努力。
上一篇: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营销审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