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审计认证业务风险浅析(2)

2017-08-26 02:07
导读:三、审计认证业务的风险控制 (一)识别风险控制策略 借鉴风险管理理论的风险评级与排序的2×2矩阵来识别、评级和排序认证风险。常用的策略主要有接
三、审计认证业务的风险控制  (一)识别风险控制策略  借鉴风险管理理论的风险评级与排序的2×2矩阵来识别、评级和排序认证风险。常用的策略主要有接受风险、转移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消除风险等。针对于A、B、C、D四个不同区域的认证风险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1)处于A区间的风险发生的概率高、影响大。当该区域的风险可控性和资源消耗超出事务所的承受范围,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事务所可以考虑退出战略以消除业务风险。  (2)处于B区间的风险发生概率低,但影响恶劣。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通过购买职业保险或提取风险基金的方式接受或转移风险。  (3)处于c区间的风险发生概率高,影响小。频发的此类风险使注册会计师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应对。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日常的实务中应予以控制此类风险。  (4)处于D区间的风险发生概率低、影响小。注册会计师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不会在此类风险的应对上花费太多的审计资源,但并不意味着此类风险可以忽略。  (二)选择风险应对措施  主要包括:  (1)谨慎选择审计认证服务对象。除了对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等应考虑的因素外,还要充分了解待认证对象的相关信息,尽量规避信用较差、风险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  (2)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审计认证业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拓展非常重要,同时注册会计师还应增强风险意识,做好被诉讼的准备。  (3)缩小期望差。审计期望差的存在易导致注册会计师遭受诉讼,注册会计师应合理的提高认证的保证程度,缩小审计期望差,降低风险程度。  (4)提取风险基金,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参与保险成为个人和企业应对风险的重要手段。事务所在开展认证业务时也可以通过保险的形式将业务风险转移,或者提取风险基金建立风险应对机制。  (5)制度规范的保障。目前我国的会计、审计法规的制定机构并没有就注册会计师从事认证业务制定相关的规定,但审计认证业务最终会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业务之一。法规制定机构应提前制定相关规定,为注册会计师从事该业务提供法规和标准的指南。
上一篇:规范涉外税务审计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