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施工企业中的风险管理
2017-08-26 06:53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内部审计在施工企业中的风险管理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风险的识别。主要包括: (1)合同管理风险。
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风险的识别。主要包括:
(1)合同管理风险。合同是平等经济主体之间的协议,但企业往往没有严格执行合同签订及其运作模式,造成合同管理风险。
(2)担保风险。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常面临为甲方贷款提供担保的局面。施工方为其甲方提供了担保,却忽视签订切实可行的反
担保合同。当甲方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时,施工企业往往需要负连带清偿责任,从而形成
企业管理上的担保风险。
(3)投资风险。投资决策是上层领导对外经营的策略之一,属风险因素较大的经济运作活动。可是,一旦决策有误或既定条件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形成投资风险。
(4)融资风险。对于大型施工企业来讲,资金融通主要反映在内外两个方面,对外是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对内是企业内部之间的借款。向金融机构大额借款,一旦资金周转不过来将面临巨大压力,很可能导致续贷或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对企业借款给其他企业的将面临不能如期收回的融资风险。
(5)垫资风险。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通常面临承接工程就要垫资、不承接工程就没活干的两难局面。为了弥补固定成本支出承接垫资工程,就可能遇到工程完工却无法收回垫付资金的风险。
(6)拖欠工程款风险。建设方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拖欠大额工程款,往往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对于风险的评估应从企业战略和目标的角度进行,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应对企业的固有风险进行评估,列出主要风险因素,确定对固有风险的风险反应模式及对固有风险的管理措施。传统的内部控制导向审计主要采用“内部控制调查问卷”和符合性测试的方式,对企业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内部审计人员难以确定管理当局接受风险的水平和态度,因此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采用一个动态的评价模式,通过与管理当局的有效沟通,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内部控制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