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在改制中的“六关注”与“六结合”(2)
2017-08-27 02:01
导读:1、审计目标与企业改制时间相结合。着力提升企业审计的整体效果,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在安排审计任务时,坚持“一户多产”的原则,把几
1、审计目标与企业改制时间相结合。着力提升企业审计的整体效果,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在安排审计任务时,坚持“一户多产”的原则,把几个审计项目同时结合进行,既能摸清企业的家底,又可适应企业改制的进度。一是坚持抓好真实性审计,要从审查企业财务报表进手,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有资产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真实性审计的重点,同时,审计中要留意资料本身的真实性,揭露虚假会计信息,促进会计诚信建设。二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做出评估,然后深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对企业资金投进与产出情况进行分析,对企业重大投资决策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查,充分揭示企业效益的重要题目,为企业脱贫解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三是有目的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要从真实性、效益性审计结果进手,对企业领导人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分清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作出客观评价。同时,对企业财会职员的会计责任和其他相关职员的相关责任也要客观评价。
2、审计范围与企业改制工作结构相结合。企业改制对审计业务带来的复杂化,资产重组及股权转让等诸多方面都使审计难度加大,范围增广,给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如:(1)业务的复杂化。企业改制经济业务出现的关联方交易;非货币***易;货币***易;主营业务严重亏损等。(2)资产重组。企业改制的资产重组行为越来越多,有剥离、收购或两者混合等多种形式。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有可能产生很多题目。如股权变更的标志是什么?如何确定重组购买日?重组相关公司的优质资产、不良资产的计价标准是否一致?资产置换、注进优质资产、剥离不良资产、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会计处理等是否正当、合规和公允?被购并方的债权债务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或有负债或损失?重组中是否存在操纵利润、虚盈潜亏的题目?对关联单位、关联交易的界定是否正确?对关联交易的计价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最关键的是国有资产在重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保值增值、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国家作为所有者之一是否享受了与其他所有者同等的权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