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审的意义与实践(2)
2017-08-28 05:39
导读:2.适应改革需要,推进内审工作的规范化 一是院领导重视是开展内审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实践证实,科研单位内审机构要能正常开展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
2.适应改革需要,推进内审工作的规范化
一是院领导重视是开展内审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实践证实,科研单位内审机构要能正常开展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我院领导从讲纪律、讲正气的高度。从维护院系统稳定的高度;从院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内审工作。将审计工作纳进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分工负责制。首先,适时调整内审机构组成职员,使其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其次对重点审计项目,主要领导都亲身过问,听汇报提要求,指导审计工作;全力支持内审部分独立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让审计部分为领导出主意当顾问。
二是抓内审队伍建设。根据我院内审职员尽大部分是兼职的状况,坚持每年一至二星期的脱产
培训,学习《审计法》、《内审工作规定》、新的事业单位制度、新的科研单位会计制度现金流量表等8个准则,以及内审电脑培训。三年来共自办和参加市里培训班8期,培训内审职员80人次。结合我院的实际工作,坚持每季度组织一次审计职员例会,分别到各个科研所实地检查、交流情况,使大家能够交流信息,互相学习,提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是抓内审工作规范化。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进,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单位的效益和下属单位的财务审计上。我院按市审计局要求的格式同一印制11种审计文书档案,要求每一项审计工作严格按审计程序办理。同时,每开展一项审计,都要出具审计报告初稿,征求被审单位或个人意见,然后下正式审计报告。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监视,监视的目的是维护。要维护就要有规范化:在项目的论证、筛选过程中,内审职员参与决策,当好顾问;项目实施过程中,内审职员参与控制,当好卫士。项目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内审职员在监视的全过程,不是为监视而监视,而是参与治理,当好助手,特别是对下属单位财务治理,要治理加指导。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注重四个结合,加大内审工作的力度
在内部审计实际工作中,留意内审工作“四个结合”,即“年终经济审计与当年兑现相结合;年终决算审计与次年预算相结合;专门项目审计与基建项目相结合;内审监视服务与各所互查互学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我院尽大部分同道是兼职内审工作,工作担子重,事情多而繁杂,协调处理好各项工作的要旨:一方面主要是注重以上四个结合,另一方面,加强与纪检部分的配合。内部审计是经济监视,纪检部分则是党纪监查,二者是同一的,互相配合好,才能发挥较强的监视作用。此外加强与工会的配合。重大题目或项目的论证、筛选以后,审计部分同意后,还要经工会或职代会通过才决策,即重大项目不经论证,不经过事前审计,不经过职代会(或工会)未定策,使审计部分的监视与职工群众的监视相结合,在更广的范围内增强审计力度。
总之,在农业科研单位进一步深进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的内审工作,确保监视与维护相结合,尚有待进一步探索,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