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对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探讨(3)
2017-09-02 01:10
导读:三、小结 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确立是规范审计职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而为出具公道的审计意见,实现审计目标提供佐证。审计证据充分
三、小结
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确立是规范审计职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而为出具公道的审计意见,实现审计目标提供佐证。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总体要求,分别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审计职员获取审计证据所依照的标准。充分性对数目的考虑是对度的把握,获取多少数目的审计证据不单单涉及影响数目的因素,还要求审计职员在审计工作中具有职业判定能力。职业判定既是审计经验的积累,又是审计技术的运用,一味夸大审计经验,突出主观判定,无法公允公道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反而会加大审计风险。适当性体现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两者的结合考虑构成了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对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进一步为出具审计意见形成有力地证实。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能如实反映客观事实的审计证据正是审计职员用以衡量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的有效信息,这样的信息经过再加工形成的审计意见才令人信服。充分性和适当性的总体要求,并不是单一的原则规范,而是综合因素的考虑。充分性和适当性项下都涉及自身特点的影响因素,由此形成的是一个对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体系。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独立审计时但从某一方面考虑是不完整的,取得的证据是无法信服的,应当全面了解总体要求的内容,整体评价审计证据。
1.刘明辉.独立审计准则[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0
2.李若山.审计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8
3.石爱中、胡继荣.审计研究[M].出版社.2002.1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指南(征求意见稿).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