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高校债务及基本建设情况进行审计调查(2)
2017-09-03 02:16
导读:1.了解和掌握有关基建财务、工程建设管理、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基建项目审计规范;派熟悉工程、财务的审计人员深入基建部门与相关人员座谈
1.了解和掌握有关基建财务、工程建设管理、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基建项目审计规范;派熟悉工程、财务的审计人员深入基建部门与相关人员座谈,了解建设项目的财务核算体制和基本建设总体情况,取得有关财务收支和工程建设管理数据。
2.从各年基本建设财务决算入手,查清到位建设资金规模、结构和使用情况,以及在建工程和交付使用资产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各单位工程的投资完成情况。如:学校近三年完工项目多少项,累计完成工程投资多少亿元,其中:使用银行贷款多少亿元。在建项目多少项,概算总投资多少亿元,累计到位资金多少亿元,其中:财政拨款多少亿元,银行贷款多少亿元,主要是哪些建设项目。
3.从立项审批程序、投资计划和概算执行情况入手,查阅项目
建议书、设计任务书和年度建设投资计划等立项文件、经济合同及财务资料,摸清各个单位工程的投资规模、工程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资金计划与实际的差异。如:近三年学校有多少项在建项目中,未经立项批准的有多少项,概算总投资有多少亿元。
4.从设计、监理、施工、材料设备采购的招投标情况入手,审查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和供货单位与业主签订的经济合同及补充协议,掌握各单位工程的中标合同价和实际决算价的差异,以及各施工单位的基本情况。审查有无建设项目未经公开招标,而采用议标的方式发包给施工单位的现象。
5.选择具体项目进行重点抽查。一是选择未按立项批复文件、年度投资计划进行建设的项目,根据在建工程、竣工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资料,结合现场审计查实超规模、超标准投资的程度和性质,查清原计划资金是否到位和真正去向;二是对无年度投资计划和改变用途的建设项目查清投资规模、建设内容、用途和资金来源,以及项目建成后的使用情况,审查是否属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范围,是否存在套取建设资金、夹带项目,是否存在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而增加学校负担影响教学等问题;三是对未进行招标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情况,或虽经工程招投标,但
施工合同价款与实际工程决算差异较大的项目,查清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判断工程造价的真实性,重点审计工程设计变更、施工签证等合同外工程的手续是否齐全,增加工程量的项目施工内容是否真实,并结合现场审计和工程款拨付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违规分包、转包、多计工程款、多进成本、私设“小金库”和损失浪费等问题,是否存在工程质量问题。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三、审计中应注意抓好以下环节
第一,根据重点审计的问题,结合各高校的具体情况,确定有针对性的审计步骤,为取得良好的审计效果做准备。
第二,对举债风险问题进行审计时,注意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举债风险的审计,不同于一般合法性审计,没有明确的法规规定高校允许的举债水平,仅仅通过收集反映高校的财务和业务活动的数据等资料作为审计证据就不够充分。审计人员通过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一些分析性复合方法,并结合审计发现的情况,对学校的偿债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做出相应的审计结论。
第三,充分了解和掌握基本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基建项目审计的程序。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不同于财务收支审计,涉及到项目计划管理、概预算、招投标、设计变更、工程结算等许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知识,其审计程序也有自身特点,对审计人员要求高。审计人员通过对基建审计法规、审计程序和有关知识的学习,把握基建项目管理的特点和审计的重点环节,以便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