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通常把一个服务器安排为"主"服务器,另一个服务器为"第二"服务器;由主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文件、打印及应用服务,"第二"服务器只有在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才能投入运行,代替主服务器提供服务。在被动备份服务器方式下(如图3所示),除非主服务器发生故障,否则第二服务器只是"观察"并不作任何运作。
一种被称为"心跳"的简单机制被配置在主服务器上,它的作用是周期性地发送主服务器"生命尚在"的消息给备份服务器,一旦消息停止,备份服务器就认为主服务器发生故障,并把自己投入运行以代替主服务器。
"心跳"是一种很容易开发的协议,它可以通过网络链接实现;也可以仅仅在服务器间加一条传递"生命"消息的缆线;或者通过局域网消息传送实现。
3.2活动第二服务器
一个功能基本一致但成本低得多的方式是使第二服务器可以处理其它的应用程序,但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第二服务器也能够接管主服务器的工作。这种我们称只为"活动第二服务器"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在保持使用第二服务器的同时,获得服务器冗余,而不是仅仅把第二服务器作为备份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群集系统的运行费用。
实际使用中,"活动第二服务器"方法有三种实现方式。
"全部复制" "全部复制"就是指彻底的服务器冗余。每个服务器都有自己的磁盘。数据不断地被拷贝到第二服务器的磁盘上,以保证故障发生时,第二服务器可以使用已被拷贝的当前数据,并基于此当前数据作连续运转。
尽管这种方法的确可以带来高可用性,但它增加了服务器及网络的负荷,可能会严重影响系统性能。另一个缺点是当一个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能会有主、从服务器的不一致现象:某个磁盘上的事务处理可能并没有完全在另一个磁盘上得到继续。因为即便以最快的网络相连,两个服务器间信息传送仍会有一定的延迟。
冗余的服务器也带来许多好处。因为数据是被完全复制的,所以客户的应用程序可以在任一服务器上运行,从而可以更好地平衡负载。另外,节点在空间上可以是分散的;节点间可通过广域网互连,物理上可以距离很远。这种拓扑结构常被用在灾难恢复设计中,提供对主要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