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台港澳文献是深圳图书馆特色藏书之一,十几年来,台港澳文献资源的建设不断地探索,调整和完善,初步建立了具有特区特色的专藏体系。目前,馆藏台港澳期刊420种,报35种,社科类图书三万多册,涵盖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主要的具代表性的出版物,为促进深圳与台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加快深圳特区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一、馆藏台港澳文献的特点及作用
1、台港澳文献的特点
深圳馆的台港澳文献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部分。作为一种特殊区域性的文献,台港澳文献与国内出版物相比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之处表现在,台港澳文献同样的具有现代文献的整体特征和规律:文献数量庞大,内容交叉重复,新陈代谢频繁等等。所以,台港澳文献也同样面临着“信息污染”,重复浪费等问题,这给文献的选择,收集,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台港澳文献的特点表现在:
(1)台港澳报刊变化频繁
目前,台湾拥有出版社,书局,书店(集中出版,发行为一体)两千余家,香港一千余家,大多为私营。出版商为获取利润,根据市场需要,可随时创刊或停刊或改刊名,随意性很大,这给文献的连续性保存和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2)文献内容更注重商业性
热门著作一版再版,报刊多以软性手法报道政经娱乐新闻。内容商业性浓,形式以繁体字出版为主,排版多以旧式排版方法。
(3)台港澳原版文献价格昂贵
一般相当于国内同类文献的五至十倍以至更多。我馆每年的购书经费中台港澳文献的购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深圳馆台港澳文献特点:
时效性
由于我馆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比邻香港,且具有特区的优惠政策,台港澳报刊可以直接从香港进入,香港报纸当天上午到馆,台湾,东南亚报纸隔天就可到馆,香港期刊出版后第二无可到馆,台湾周刊周内即可与读者见面。文献所具有的时效性,大大地提高了台港澳文献的利用价值,及时的商贸信息、金融行情,广为读者利用。时效性是我馆台港澳文献的一大特点,它为台港澳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和传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实用性
我馆的台港澳文献资源建设以实用为主,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特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各行业的轻重比例,有重点、有选择地订购现实性强,具实用性和使用价值的文献。目前,台港澳文献以经济,法律为核心,这两类目的文献约占全部文献的三分之一,经济类目又以证券,金融,保险为主,以适应特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2、台港澳文献在特区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1984年,在深圳图书馆开馆前成立了台港澳资料组,为收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文献的专门部门,后设立台港澳资料阅览室。作为特区图书馆,成立这一专门的资料阅览室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区要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借鉴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会对特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参考的作用。回顾这十几年来,台港澳文献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作用,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它在文献信息传递所起的作用概括为
(1)为领导决策服务
特区从创办起,适时的政策、条例对当时的形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借鉴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先进的行政管理经验,台港澳文献为当时市领导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源,制定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促进特区发展的方针、政策。
(2)指导特区经济发展
随着特区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行业不断涌现,蓬勃发展,如证券业、保险业、快餐业、大型零售业等。这些行业在兴起,却缺乏参考性的文献资料指导市场操作。台港澳文献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为促进特区的经济和繁荣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辐射内地,起窗口作用
不少省市驻深单位以台港澳文献作为联系内地与台港澳地区的桥梁,招商引资,促进内地的经济发展,促进特区与内地、台港澳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云南省政府,四川省政府曾长期派员收集台港澳信息,为本省的经济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