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地方文献在社会发展中的资治、教化、存史作

2013-10-29 01:33
导读:计算机论文论文,论地方文献在社会发展中的资治、教化、存史作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提 要:文章从4个方面论述了上海新方志为改革


提 要:文章从4个方面论述了上海新方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一、为上海经济建设服务;二、为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提供真实可靠的史料;三、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热爱国家、热爱上海、热爱家乡的传统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四、成为加强与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的联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纽带和桥梁。

关键词:上海 新方志 现代化建设 智力支持

10多年来,上海各级领导和广大修志工作者共同努力,辛勤耕耘,取得了上海新方志第一轮编纂工作的丰硕成果,形成了由《上海通志》和上海市县志系列丛刊、上海市区志系列丛刊、上海市专志系列丛刊3个系列构成的上海首轮新方志体系。已形成数亿字的地方文献,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可以说,上海新方志编纂是上海有史以来最为系统的市情大调查。上海新方志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日益发挥着信息库和资料库的作用。

一上海新方志为上海经济建设服务

上海地铁一号线梅陇至莘庄延伸段,为确定路基走向,设计师查不到有关地质、地貌等历史资料,后来从《上海县志》中取得翔实可靠的依据,才使设计方案顺利通过论证。《上海粮食志》记述了旧上海粮食市场的形成、期货市场交易制度以及市场管理等史料,对培育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引起商务部领导重视,并作为我国建立粮食商品市场的重要参考资料,在全国粮食厅(局)长会议上介绍。

在上海都市化建设、房地产开发建设中,近年来引发发展楼宇经济的讨论,黄浦区方志办根据有关史料,对外滩一带楼字的人住情况进行调查,逐个考证,发现早在20世纪20年代,外滩的每一幢楼字都是“身藏百业”,并且自成配套。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第一幢合资建造的大楼——联谊大厦,又成为改革开放后楼字经济发展的起始点。可见,在黄浦区楼字经济现象由来已久。此研究课题形成了《黄浦是楼宇经济的发祥地》《解放前黄浦区境内楼宇经济的考查》等一系列文字成果,这些资料对研究黄浦区楼字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静安区政府提出开发南京西路商业街,迫切需要了解历史沿革情况,静安区方志办及时编写了《萧条军路到繁华商街——南京路百余年沧桑巨变》《黄金之路:南京西路130年》等文章,为规划发展南京西路商业街提供了翔实史料。90年代末,区政府提出把南京西路建设成为高品位的商业街时,区方志办组织编纂了《南京西路一百四十年》画册,受到领导、专家的好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淮海中路是上海一条著名的商业街,也是卢湾区的经济中心。1998年下半年,卢湾区方志办在酝酿如何为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课题时,通过反复咨询、探讨和论证后,结合淮海路开通100年的历史,编纂《淮海路百年写真》大型画册。区政府在2000年开展“淮海路百年庆典系列活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和上海市委书记黄菊等领导都为淮海路百年庆典活动题词,市长徐匡迪为《淮海路百年写真》题写书名。系列活动从2000年4月开始,至12月31日结束,促进了淮海路商业商务的发展,进一步挖掘和丰富了淮海路商业文化的内涵。90年代末,杨浦区方志办为配合区委、区政府实行“退二进三”方针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志书记载的资料,通过实际调查,完成了《杨浦区平凉路街道十七家市属纺织工厂的调查报告》等一批调研报告,提出:“脱胎换骨地从旧的二产转为新的二产,值得提倡”,“资源转换应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合理置换,不宜只提一个方面(退二进三)”。这个建议为区委、区政府所采用。2000年,杨浦区委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后,提出了“二、三产业并举”的发展方针。21世纪初,市政府作出建设松江新城的决定,松江区方志办积极提出“一城二貌” 的建议,提出建设松江新城的同时保留古城特色、改造松江古城,在古城开发建设上努力闯出一条新的路子。古城与新城相映成辉,真正使松江城别具风貌,切实提高城市建设水准。区方志办根据区政府要求,承办“松江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讨会”,提出很多重要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探索地方文献工作的新路——深圳图书馆地方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