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毕(2)

2014-02-05 01:16
导读:广东省图书馆真正进行广东地方文献的征集和入藏工作,是在1941年杜定友先生担任省图书馆馆长,在粤北曲江负责恢复省馆工作时开始的。杜先生在各种

广东省图书馆真正进行广东地方文献的征集和入藏工作,是在1941年杜定友先生担任省图书馆馆长,在粤北曲江负责恢复省馆工作时开始的。杜先生在各种场合呼吁政府和民众要重视地方文献的征集。他说:“文化不是凭空可以创造的,历史事实是不可抹煞的,保存文献的重要,希望政府当局、社会人士,加以十二分的注意。”(杜定友:《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为征集地方文献,他更是亲力亲为,呕心沥血,竭尽毕生。广东文献特藏室,也名广东史料室,就是他受职于危难之际,重建省馆时创设的。他还要求收集地方文献必须做到“片纸只字”、“巨细不遗,宁滥毋阙”。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省馆的广东地方文献资料入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48年入藏只有20403册,到1957年增加到75000余册,至现在已发展到18多万册,在省馆总藏书中占相当的地位。

地方文献不但在藏书组织上早就被中外公共图书馆所重视,而且在资料价值上也同样受到古今统治者及民众所重视,被广泛使用。例如:汉帝灭秦,萧何入关,首先收的是秦国的图籍。当时汉高祖问萧何:“乃公以马上得天下,何用诗书为?”萧何答:“天下可以马上得之,也能马上治之乎?”汉书艺文志曰:“汉兴,改秦之败,广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使谒者陈农,诏求遗书于天下。”于是,“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仓定章程,僵武修文,汉室大治。”《隋书》载:“昔者先王之化民也,以五方土地,风气所生,刚柔、轻重、饮食、衣服各有其性,不可迁变,是故疆理天下,物其土宜,知其厉害,达其志而道其欲,齐其政而修其教,故曰:‘广各大川异制,人居其间异俗’。”又录:“禹别九州,定其山川,分其析界,条其物产,辨其贡斌,斯之谓也。”可见,古代统治者为巩固其政权,懂得利用地方文献,并通过对其收集和研究,总结出经验教训,制定出新的统治办法。

今天,地方文献更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馆广东地方文献专藏,大量地为党政领导机关的干部和科研人员所利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近几年,对地方文献的需求日益增多。仅1984年,使用我馆广东文献的读者达7519人次,资料流通量44354册次,收到了显著效果,如382种东西沙群岛资料,不少是难得的影本,对国防、外交和经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74年我国从南越傀儡集团手中收复西沙群岛,当时,这批资料为证实西沙群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起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孙中山文献资料,我馆收藏有1700多种,2100多册,包括孙中山先生的传记、年谱、照片、著述、手迹、演讲和录音、唱片,以及研究孙中山先生生平、回忆纪念孙中山先生革命一生的著述等一大批。这些文献资料也受到海内外研究孙中山先生的广大学者的重视,并经常被使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我馆于去年11月特建立了孙中山文献专藏室。相信,该室的文献资料在今后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地方志和乡土志,是地方文献资料中的重要内容,是以行

上一篇:民族文献形成特点与开发利用的新思考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