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2)

2014-02-06 01:17
导读:、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另一部分是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生活资料 (包括“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

、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另一部分是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生活资料
(包括“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
保健设施等”和“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这两部分被扣除的物质资
料仍旧属于社会公共所有。只有在扣除了这两部分公有的物质资料之后,“才谈得上在
集体中的各个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的那部分消费资料”(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第9-10页。),即用来满足生产者个人自身生活需要的那部分生活资料,它属于生
产者个人所有。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物质资料占有
形式表现为公共和个人双重所有:生产资料和部分生活资料属于公共所有,另一部分生
活资料属于个人所有。
应该看到,马克思早先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和他后来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
会第一阶段”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是有所区别的:前者的生活资料中不存在公共占有的
部分,而后者的生活资料中存在着公共占有的部分。可见,马克思本人对未来社会物质
资料占有形式的设想也是随着他所处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
按照上述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设想,在本世
纪上半叶,苏联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随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包括中国)也相
继按照苏联的物质资料占有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
这种苏联式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资料分为公共所有(全民和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
两部分,公共所有的部分包括生产资料、部分生活资料(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生活资料
,如公共饮食服务、公有住房、城市环境保护、交通、教育、医疗保健等设施);个人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所有的部分是另一部分生活资料(满足个人自身生活需要的消费资料,如家具、用品、
服装、食物、农民的私有住房等)。因此,该社会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也表现为公共和
个人双重所有;生产资料和部分生活资料属于公共所有;另一部分生活资料属于个人所
有。这和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是一致的

二、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
十九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垄断时期,“国家终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
的领导。这种转化为国家财产的必然性首先表现在大规模的交通机构,即邮政、电报和
铁路方面”(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35页。)。然而当时转化为国家财
产的物质资料在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物质资料中所占的比重极其微小,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的单一私人占有形式,因此,恩格斯指出,这部分物质资料转化
为国家财产并“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仍旧是“资本主义
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36
页。)。
二十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信息时
代的到来。在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单一的私人占有形式开始发生变化

上一篇:《绍兴史纲》序——兼论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研 下一篇: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毕业论文